世界衛生組織在日前循往例又發佈了去年度全球罹患精神心理疾患的總人口數,以及疾病種類和地區盛行率的分佈概況情形,所呈現的統計數字再次叫人怵目驚心。

在為數六十億的全球人口中百分之六到七,也就是四億左右的人們罹患嚴重、長期,甚至需慢性照顧或安置的精神疾病。在今天精神醫學的診斷分類系統中,這批人歸屬於二十九大類(四百一十小類)精神人格疾病中的前五大類,包括有精神分裂病,躁鬱或憂鬱症(情感型精神病)、妄想型精神病、器質性精神病,以及相關於智障、癲癇症、和其他退化性神經系統病變所合併的精神障礙。

他們的整體性精神功能和人格狀態耗弱、波動不穩定,或甚至退化渙散,每年所需花費的直接性醫療需求,和間接性家庭社會成本,以及因失能狀態所造成的生產力喪失之總額,應達天文數字之高。這還不打緊,這些在一般人心目中所謂的「精神病患」,絕大多數在年青時即發病,又缺乏病識感,既不承認,也不面對,更不認同自己的疾病和醫學的診斷(另類三不正策?),卻持續為周遭的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和無止盡的監督養護之負擔,當然也形成社會國家治安、家庭社區安寧最大的隱憂,非可預期和潛在性的危機。有時候,他們甚至病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糟糕,或心神耗弱到自己都搞不清楚是自己有多可憐,卻徒增世人的慨嘆和家屬的夢魘,無寧來說,是無以復加的悲哀。

換個方式來看,如果以台灣地區目前的家庭結構來看,有近七、八成為核心式的小家庭,成員多數為四到六員,因之可以輕易推想,平均每三個家庭裏,就有一個家庭內有一名如此的嚴重型精神病患。往往這也是全家人最引以為羞,終其一生不願,也不敢跟任何外人提及的家族禁忌,媳婦們常在嫁入門後才訝然發覺有這麼一號精神問題或病患的人物早已存在家門,當婆家人卻諱莫如深,絕口不提其往事,詢之僅支吾以過,或以受到刺激,受腦傷等詞搪塞以對,就是最常見的例子,往後這名精神衰弱者的長期養護之責,竟然就逐漸開始,由這名始終不知情的媳婦來承擔。簡單的計算和千百個臨床經驗使我知道,這樣的家庭在台灣有可能超過一百萬戶。

世界衛生組織中的心理衛生計劃室更進一步的估計,如此這般源於腦部病變和體質性障礙的精神心理性疾病目前已佔據全球所有疾病的百分之十一,而隨著人口統計學上的改變,包括壽命延長、創傷、戰爭,與族群遷徙等的可能性因素,在二O二年前,此一數字還將增至百分之十四,幾乎會和未來世界環境和臭氧層的破壞,或地球溫室效等造成人數浩劫在危險般,將形成你我生存處境中最大的危機。

而打破此一恐怖醫學困境最重要的兩項原則就是教育全民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是一種與其他任何疾病相同本質的疾患,無涉羞恥與道德問題,更不應受到歧視與社會扭曲的烙印對待,其次則期待本世紀分子醫學與精神科學的進展將對此類疾患做好最大的治療,甚至產前檢測之工作。惟有如此,人們可努力消滅這類疾患的發生,對已罹病者則給予最大的人道關懷和支持,以便其能獨立並有尊嚴的生存,俾使不致困擾本已夠擾攘喧囂、日益惡化的人數生存處境。

衡諸我國的精神心裡衛生工作,自十年前精神衛生法實施後蓬勃發展,政腐與民間機構均 力而為,成果可謂豐碩。唯家屬與社會之要求期盼仍日殷切,醫療體系中健保給付之分配比例亦仍相當弱識(只佔總額預算之3%),復健養護之分配的設置仍困難重重,但較之整個世界,尤其是仍佔大多數比例之開發中和低度開發國家之精神心理衛生已亮起藍燈警訊情況已令人欣慰。而整個國人仍習以此類病患為家族之恥辱或風水道德之惡,並無法體會「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往往此類的主角即為精神人格障礙者的事實,未能勇敢協助監督其就醫,終成家庭揮之不去的絆角石或毒瘤,仍為已進入新世紀精神醫療工作者最需努力以赴,斬除其污名和醫療藩離的首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