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東東河傳出染狂犬病鼬獾咬人,無獨有偶的,美國最近亦有狂犬病相關消息。今年2月,美國馬里蘭州驚傳一起狂犬病死亡案例,這是自1976年以來馬里蘭州首次有人因狂犬病而死,引起當地相當多的注意。而經調查發現,死者之所以感染狂犬病病毒,是來自於腎臟移植。
器官捐贈者是一位年輕的空軍機械士,才剛入伍不久,他平時的興趣是到野外打獵,病發前才剛到佛羅里達州進行漁獵之旅,當他病發時,頭暈嘔吐又發燒,雖然是狂犬病的症狀,但也是許多其他更常見疾病的症狀,因此被誤診為吃了壞掉的魚而食物中毒,死後,器官捐贈給4個受贈者,其中一顆腎臟帶有狂犬病病毒,18個月後,導致受贈者發病身亡。
不幸中的大幸是,另外3位受贈者目前均未有發病的跡象,並已經開始預防性治療。
1990年代以後,美國每年因狂犬病而死的病例只有1~2人,大多數感染案例都是被蝙蝠咬傷,但此次感染,所檢驗出的病毒,是浣熊病毒。
進一步調查發現,被感染者平時常抓浣熊來訓練獵犬,因此而至少被浣熊咬了兩次,分別在病發前的18個月前與7個月前,兩次都沒有就醫,也沒有施打狂犬病疫苗,最後終於導致他病發身亡,又因捐贈器官時慣例並不會篩檢狂犬病,家屬也不知捐贈者有感染狂犬病,使得受贈者受感染而身亡。
由於浣熊逐漸散布到郊區,與人類接觸的機會大增,美國正擔心是否低估了浣熊傳染狂犬病的風險。
狂犬病在全台拉緊報
狂犬病一旦發病後必死無疑,但由於病毒傳播進展緩慢,遭咬傷後,以預防性治療處理,治癒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現代染狂犬病死亡的案例,多半是因為不知有狂犬病的風險,被動物咬傷後未立即就醫處理所造成。
據農委會調查,去年10月至今年6月,8個月內,全台灣有122隻食肉目哺乳類動物橫死路邊,其中75隻是鼬獾,其他則為白鼻心與食蟹獴等,有可能與狂犬病有關,鼬獾屬於貂科,臉上有白斑,俗稱「花臉貍」,常被誤認為是臉中間有一道白、俗稱果子貍,靈貓科的白鼻心,2者同屬於食肉目,也都有可能傳染狂犬病,食蟹獴也是狂犬病潛伏的對象之一。
野生動物若不怕人、闖民宅,相當反常,很可能是感染狂犬病,請務必提高警覺,避免接觸,萬一被咬,請立即就醫。
▲台灣狂犬病爆發,近日台東東河甚至有狂犬病鼬獾咬人事件。(photo: 台北市立動物園)
防狂犬病自保守則
- 不要捕捉同時避免讓寵物和野生動物接觸,以確保安全。
- 如發現任何死亡野生動物,應通知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切勿自行處理。
- 家中飼養犬貓之狂犬病疫苗免疫已逾一年者,務必攜帶去施打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