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思覺失調症 肩上兩隻惡魔在講話

當人們面臨左右為難、舉棋不定時,常常有種譬喻法是肩頭上各站著一位天使與一位惡魔,天使建議當事人做好事,惡魔慫恿當事人做壞事。不過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患者來說,兩個肩膀上都是惡魔,而且那不是一種比喻,而是他真的以為自己聽到惡魔在講話。

神經傳導物質過多讓腦部錯亂

台灣從 2014 年 5 月 2 日起,正式捨棄污名化的「精神分裂症」,改稱更為貼切的「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導因於腦內不同區域的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思想上或感知上的錯亂,進而導致語言或行為上的異常。常見發病年齡為青少年晚期到成人早期(18歲至25歲),男女罹患的機率相當。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神經功能失調的原因是腦中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過量造成。早期的藥物治療針對腦中的受體阻斷其接觸 D2 多巴胺的機會,控制多巴胺的影響,現在「多重槓桿理論」漸漸發覺造成思覺失調的原因並不僅止多巴胺,像血清素等也有影響,因此目前可以說是還沒有完整的因果關係定案,但在已知的基礎上針對各種因素加以治療。

「思覺失調症歷年創作聯展」

主要症狀

思覺失調症主要症狀包括:

1.幻覺:以幻聽為主,但亦可能是其他感官(如視覺)的幻覺。精神康復者可能會聽到一或多個聲音在與自己說話或討論自己。這些聲音可能是陌生的,亦可能是熟悉的人的聲音。幻聽的內容有時是一些指示,亦可能是一些惡意的批評。幻聽讓精神康復者難以集中精神工作或對話。

2.妄想:精神康復者可能會覺得他人都在討論自己或向自己暗示一些事情、有人在監察或謀害自己、或自己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或重要身分。這些感覺通常十分真實,以致精神康復者很難接受其他人提出的反證或疑問。很多時候,由於覺得身邊的人都不能信賴或者不能理解自己,精神康復者需如此孤單面對這些真實而可怕的感覺,因此陷入徬徨、痛苦或憤怒的情緒之中。

3.思想紊亂:精神康復者的言語可能會變得急迫、突然中斷、離題或語無倫次、缺乏原本對話的邏輯或系統。

4.負向症狀:如表情平淡、思考或語言貧乏、對生活容易退縮或缺乏動力。

周煌智表示,幻覺、妄想等症狀其實都算是明顯的,一般如果發生這些情況,就會直接送醫。不過對思覺失調來說,還有一些早期症狀可以判斷,包括作息日夜顛倒、行為舉止異常、人際關係退縮等,不過他強調這些同時也是憂鬱症、躁鬱症或只是遭遇重大打擊的反應,因此,還是應該儘早就醫,讓專業醫師來判斷。

情緒 CPR 助你回到豐富人生

康復之友聯盟針對思覺失調症調查發現,高達6成3的精神康復者在接受藥物治療過程中曾中斷一次以上,中斷原因包括自我感覺症狀好轉、覺得治療沒有效、副作用產生的不適感、缺乏親友的支持、不敢在別人面前服藥等等。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儘管70%的精神康復者認為在經過治療後是可以康復的,但卻有31%的精神康復者認為不再看醫生才代表康復。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表示,「康復」並不是再也不用就醫,而是能夠學習與疾病共存、重新回到原本的社區生活。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疾病,不論從社會觀感或病情控制方面,就像糖尿病一樣,可以用服藥或自主管理的方式控制病情,事實上精神康復者一樣可以行醫、教書,並不是社會的威脅,飲酒過量行為失控或酒駕造成的傷害還比思覺失調症要高得多。

周煌智表示,透過「情緒 CPR」(Emotional CPR),是當前治療的趨勢。C 是指關連(Connection),精神康復者要與親友及醫師產生緊密的人際關係,親友方面,彼此深刻瞭解有助於親友生活上能提供的協助,醫師部份更是需要透過誠懇的傾聽與對話,建立信任感;P是「充權」(emPowerment),賦予更多瞭解自己的情緒、感覺的能力,產生希望並想要再次融入生活;R 是指「活化」(Revitalization),讓精神康復者恢復原本的角色與人際關係,進而再次擁有豐富的人生。

「思覺失調症歷年創作聯展」即日起至 5/4 在台北市華山1914文創園區東2C展出,包括歷屆創作展得獎作品、觀賞心靈影展,感受精神康復者所面臨的情境(本文封面圖)及不止息的生命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