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延遲多年終成立兒童醫院 志玲姐姐現身同樂

您可能早就帶過家中的孩子去看過一些大型的「兒童醫院」,但事實上,那些只是兒童醫療大樓,並不是一間獨立的兒童醫院。台大醫院在兒童醫療大樓運作 6 年後,今 (21) 日正式揭牌成立台灣第一家兒童醫院,其意義在於可以獲得更多制度性的經費來源,不但能夠提昇醫療品質,也能有更多資源投注在兒童嚴重艱難疾病的研究與發展。

制度卡住台灣 延遲多年才有兒童醫院

衛生福利部在 3 月正式批准包括台大、台北馬偕、台中中國醫藥大學、彰化基督教醫院成立兒童醫院,台大趕在今日正式掛牌成立,名模林志玲也現身與現場小朋友們同樂。事實上台灣推動成立兒童醫院已近 30 年,直到現在才開始陸續成立,主要關鍵就是卡在制度與預算編制等行政制度問題。

衛福部次長林奏延說,早在 2007 年他擔任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因為受到醫院評鑑的限制,兒童醫院無法真正獨立,最後只好忍痛撤銷,為此他一直感到自責。事隔 7 年,現在的健保整體環境比當年更不好,少子化現象持續,兒童醫院經營必將更為困難。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吳美環表示,規劃成立醫院基金,引進民間資源永續經營。

兒童醫院更多資源提昇醫療品質

推動台灣兒童醫院制度三十年的台大教授呂鴻基表示,跟 OECD 已開發國家相較,台灣兒童在 1 至 4 歲與 5 至 9 歲兩個群組死亡率都是最高,這是不能忽視的問題。兒童並不是大人的縮影,兒童身體運作的方式與大人完全不同,不能用一般成人醫學的角度看待。過往對於小兒科的定義,從早期的出生到 13 歲,一路向上延長至 18 歲,現在甚至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 (fMRI) 觀察,人的大腦要到 25 歲才發展成熟,醫學上的「兒童」定義,還要持續修正。

吳美環表示,兒童醫院不止醫療,還將針對本土兒童疾病投入更多資源研究,目前以嚴重艱難的疾病為主,例如癌症像神經母細胞瘤、血癌、膽道閉鎖、嚴重的感染疾病等,而像先天性心臟病預估台灣一年有兩百至三百個案例,人數也許不多,但都是很嚴重必須妥善治療者。另外像重症加護的程序與研究也是發展重點。

在另外三家兒童醫院陸續掛牌後,台灣將剩南部尚無規模大的兒童醫院,不過林奏延表示,成大與高雄長庚皆有意申請,樂觀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