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07 月 24 日 , ,

學習新語言對成年人而言是件不容易的事,許多人為了將語言學好,花了很多心思與功夫,但效果總是不彰,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的研究指出,成年人已建立好的認知能力,可能是阻止進步的主要原因。

孩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段對語言特別敏感的「敏銳期」(sensitive period),這時大腦某個區域快速發展,使小孩善於程序記憶(procedural memory),MIT 的研究學者芬恩(Amy Finn)將此描述為免費的儲存系統,也就是經由不自覺學習到的技能,如騎腳踏車、跳舞或是微妙的語言規則。

程序記憶在嬰幼兒時期運作得很好,不會與腦部其它功能相互影響,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腦部其它儲存系統開始成熟,並將學習語言的控制權從程序記憶奪過來,成年後,幾乎所有的學習都是由後期發展的系統所主導。

成年人在學習新的語言時,會過度注重規則與發音,並試圖將這些東西納入他們所能理解的模式中,但每一種語言的文法其實都不容易解釋,小孩能單純的吸收規則和例外,而大人的學習則必須遵循一套規則,才能通過大腦的認可吸收進去;發音特別是如此,每個人的發音方式在小時候已經建立好,並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

既然如此,成年人該以甚麼樣的方式學習語言,才能事半功倍呢?目前有許多研究正在進行,以確定成年人在學習語言時「回不去」,無法靠自己的能力學好外語,一些科學家則轉向使用藥物或是穿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幫助成年人在學習語言時能關閉某些腦部功能。

另外芬恩也提出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可讓受試者執行艱鉅的任務,分散注意力,讓大腦的認知功能不要太專注於新的語言上,或許能讓大腦吸收更多語言訊息。

(首圖來源:LeafLanguage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