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腎臟病者常步行 死亡風險最高可減59%

中國醫藥大學研究發現,腎臟病患者走路走越多,遭受死亡、洗腎或換腎的風險越低,研究發表於《美國腎病學會臨床期刊》(Clinic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中國醫藥大學腎臟科周哲毅醫師在新聞稿表示,走路量只要達到最小程度,如每星期一次約 30 分鐘的散步時間,就能對腎臟健康帶來益處,但走路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帶來的效益更大。

中國醫藥大學針對 6,363 名平均年齡約 70 歲的患者進行追蹤調查,這些病患患有慢性腎臟病,追蹤時間為 1.3 年,其中有約 21%的患者表示經常以步行作運動。結果發現,有習慣步行的病人,死亡風險平均少 33%,需洗腎或換腎的風險少 21%。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步行越多助益越大,每週走 1~2、3~4、5~6 和超過 7 次的患者,死亡機率分別減少 17%、28%、58%和59%,需要洗腎或接受腎移植的機率減少 19%、27%、43%、44%。

台灣地區腎臟病發生率極高,預估「洗腎」人口約 7 萬,但根據流行病學粗估,超過一百萬人潛藏有慢性腎功能不全,意味若這百萬人口沒有好好搶救其腎功能,將來都有可能步入尿毒症而需終身洗腎。

對於高風險的患者,除了按時運動,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陳鴻鈞也提出預防腎臟病五大口訣:專勤藥生食,也就是找對專家、積極勤勞、不亂吃藥、適當飲水和注意飲食,此外若你有腎臟病的徵兆「泡水高貧倦」,應找盡快找醫師進行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封面圖片來源:The Nick Page CC BY 2.0)

 Walking Could Be Key Step Against Kidney Disease

 

延伸閱讀

慢性腎功能不全 5治療重點報你知

三高腎臟病惡性循環 五大保健密訣告訴你

尿尿竟起泡 難道腎臟出了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