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白內障換人工水晶體就能看見,但未必清晰!多數白內障患者都有合併散光的問題,拜醫療科技進步所賜,術後不想戴眼鏡者,可選擇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不過,醫師提醒,人工水晶體擺放位置要精準,否則只是白花錢。
每6名老人 1人有白內障
白內障是導致全球致盲率的主因。據統計,國內65歲以上老年人,每6人就有1人有白內障;所幸,白內障透過置換人工水晶體,將混濁、硬化的水晶體摘除,就能重見光明,且根據患者視力需求,也有多種功能性人工水晶體可選擇,如非球面、多焦點、矯正散光等。
白內障屈光矯正手術 術後清晰是關鍵
基隆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孫啟欽指出,白內障患者術後最常面臨老花及散光的問題,需要配戴眼鏡才能看得清楚,或自費選擇功能性人工水晶體,但許多人以為選擇愈貴的人工水晶體,所有眼睛視力問題就能一併解決,其實關鍵在於手術過程的度數測量及人工水晶體擺放位置是否精準;而嚴重白內障、乾眼症、曾接受近視雷射手術者,都可能造成測量誤差,影響術後視覺清晰度。
術中即時度數測量 新技術精準定位
過去白內障合併散光患者術後,須等到回診時才能測量屈光矯正效果。夏威夷大學臨床副教授陳明表示,國外已有「屈光白內障手術系統」,協助醫師在手術過程中,事先判讀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度數植入及術後的度數,並指引水晶體擺放位置、植入後轉向定位時,同步顯示各定位點的殘餘度數,患者術後視力即可預期,此技術預計今年下半年引進台灣。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2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度數測量不精準 高貴人工水晶體只是白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