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大腸直腸癌找上台灣年輕人!門診就有一名19歲男大生,在學校時,平常飲食習慣就是愛吃油炸、燒烤的食物,雖然偶而感覺肚脹不舒服,卻只認為是胃腸不適的小毛病,不以為意,直到一次檢查才發現竟是晚期腸癌,癌細胞還已轉移出去。醫師提醒,近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讓50歲以下變「篩檢空窗期」。
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每年的大腸直腸癌新增個案數已經超過1萬5000人,高居癌症新發人數的第一位,而警訊是,已經出現年輕化趨勢。
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說,一般人印象大腸直腸癌似乎是過了50歲以後才要擔心的事,但門診觀察,年輕人罹癌越來越多,共同點都是體重超標的肥胖一族,且多愛吃燒烤,成為兩大特徵,而他看過最年輕的病例就是這一名19歲的男大生。
馮盈勳指出,以奇美醫院為例,一年收治的新增大腸直腸癌病人約600人,幾乎每天都有2人上下,其中體重越來越重、年紀越來越輕,兩者是最令人心驚的趨勢,且因為年輕常輕忽異常症狀,導致發現時往往已經是晚期,能夠做的已經不多。
哪些症狀需要注意?醫師歸納,包括不明原因的排便習慣改變、拉肚子或是便秘、大便變細,或是不明原因的腸道出血,千萬別以為只是胃腸問題或痔瘡就放過,不分年齡,有症狀就該就醫。
馮盈勳表示,大腸直腸癌中約有25%發現時屬於晚期,但其中若是轉移肝、肺且轉移腫瘤數量少者,仍有30%有機會可以全身性治療合併腫瘤切除根治,應該積極治療一搏,利用標靶藥物加上化學治療,力拚腫瘤縮小或延長存活時間。
比起單用化療,馮盈勳說,搭配上抗表皮生長因子或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約有6成以上腫瘤會縮小,比單用化療的4成來得好,即使第一線治療失敗,第二線選擇抗血管生長因子的標靶藥物加化學治療,也能增強化學治療對癌細胞的毒殺機會,提高至少1成以上。
馮盈勳強調,別聽到「晚期」兩個字就放棄,只要多跟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避開特定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就算是晚期的大腸直腸癌病人依舊有機會;至於一般人更要留心預防,除了50歲後該定期篩檢腸癌之外,只要出現有可疑症狀最好立即就醫檢查,以免延誤。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腸癌找上年輕人 兩大特徵你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