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癌症時鐘加快 海洋生醫成輔助治療契機

臨床實驗解析 提高疾病控制率

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當癌症患者進行化、放療時,其副作用常造成許多患者劇烈的痛苦,找出可以降低癌症治療副作用的方式,是目前學術醫療單位努力的方向。相比人們較為熟知的陸地環境,佔地球表面積70%的海洋環境在科技進步的同時,對於目前無解的醫學問題,逐漸展露曙光。

褐藻醣膠是於西元1913年,瑞典Dr .Kylin研究日本沖繩居民罹癌率低時而發現,台灣在四面環海的環境下,對於褐藻的獲得更加容易。「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癌症臨床輔助與慢性病運用研討會」今年邁入第十屆,多位醫師、研究員,在會中展現十年來在此領域深耕研發之研究成果,而來自大海中褐藻的「小分子褐藻醣膠」,2017年經高雄醫學大學臨床實驗證實,配合醫療可輔助提升癌症疾病控制率達92.8%,並能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成為目前許多癌症輔療標的。

研究顯示:小分子褐藻醣膠可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

台灣癌症時鐘加速,每五分鐘即有一人罹癌,其中原發性的惡性腦瘤每年約1,000到2,000人,本月國內知名作家李敖過世,即是罹患腦幹腫瘤。目前治療惡性腦膠質瘤不外乎手術與放療、化療,但手術後會殘留的癌細胞無法根除,放療容易引發腦水腫或傷害週邊組織,化療則會產生抗藥性,降低藥物的效果。最近醫學界提倡一個新的觀念就是分化療法,其策略誘導癌細胞分化成正常細胞,消除癌細胞的惡性表徵。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賴基銘表示:「我們這次很意外從不起眼的海帶成分『小分子褐藻醣膠』,發現可以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特別是在惡性腦瘤,在尚未發現最佳的治療方法情況下,研究顯示『小分子褐藻醣膠』可使腦瘤的細胞走向良性的神經細胞。」賴基銘也透露,目前將針對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腫瘤幹細胞誘導分化能力進行研究,而未來也會更進一步進行動物實驗來佐證,甚至進一步規劃臨床試驗。

臨床實驗證實 配合醫療輔助增加大腸直腸癌疾病控制率

       2017年高雄醫學大學以臨床試驗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大腸直腸癌末端轉移患者之癌症輔療作用,配合醫院療程可提高癌症疾病控制率達92.8%。今年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家醫科主任戴志融延續該項研究,在臨床試驗的基礎下,團隊進一步研究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是如何與大腸直腸癌常用的化療藥物及標靶藥物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成效。

從初步的細胞實驗結果,可看出對於常用的化療藥物,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確可以給予一定的輔助作用,且與化療藥物合併使用確實有加乘效果存在。戴志融醫師也希望,可以從臨床試驗結果繼續發展,甚至進一步做出精準醫療判斷,讓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未來有機會擴大應用在癌症病患上,成為世界知名的輔助成分。

降低放射線治療癌化現象  改善放療副作用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吳思遠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喻秋華,分別以老鼠及斑馬魚進行動物試驗,探討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增加放射性治療的作用,以及改善化、放療副作用的可能性。吳思遠主任表示,放射治療是多種癌症治療的重要療程之一,卻容易造成不可逆的肺纖維化,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從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能改變發炎反應蛋白質的表現模式,進而減輕放射性肺炎和纖維化,是極具潛力、能應用於治療或減緩放射性肺炎和纖維化的分子。而此項研究成果,也在去年赴美國癌症年會(AACR)中發表,而此研究內容也將於2018年4月在芝加哥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持續發表,可見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在癌症輔助治療領域已在在國際間逐漸嶄露頭角。

喻秋華副所長也提出類似結果,認為放射治療常見的副作用為組織纖維化和繼發性、原發性癌症,不少患者受到放療副作用對身體的影響,甚至多於癌症本身。此次透過斑馬魚的胚胎與動物實驗發現,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能降低放療癌化現象副作用,並增糖皮質激素的量,以及提升能降解脂肪的脂肪酶,使細胞變得更健康,善於對抗各種壓力。

持續發展癌症輔療領域臨床實驗  研究進展率先各國

藉由此次研討會,足見台灣在小分子褐藻醣膠領域所發展的技術領先各國,除了是唯一經過教學醫院臨床研究探討,更是各界醫師、學界共同深耕十年才有的豐碩成果。希望能讓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的獨有技術,成為輔助癌症病患在配合正規醫療之際,舒緩副作用不適的最佳良伴!

更多關於小分子褐藻醣膠的資訊,請至:https://goo.gl/SFWXb8

(以上醫師發言內容與資料,全數擷取自2018年3月4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之【第十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國際癌症臨床輔助與慢性病運用研討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