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男性病患,因腹瀉帶血約兩週而前來就診。追蹤病史顯示去年9月因攝護腺腫瘤接受放射線治療。初期並無不適。最近兩週開始有水瀉且帶血或血塊、腹痛、貧血、全身無力。在懷疑”放射線治療引起的腸炎”的診斷下病患接受纖維直腸鏡檢查,發現在直腸、乙狀結腸及部份下降結腸散佈著許多小出血點、血管擴張及黏膜變薄、黏膜下層血管較明顯等等徵候。組織切片也支持”放射線腸炎”的診斷。
自從1895年侖琴發明X光之後兩年,就有因放射線引起傷害的病歷報告。由於使用技術的改進,可以讓更高劑量的放射線達到需要治療的局限標地。雖然治療方式不斷的改良,儘量設法防護減少對正常組織的傷害,但放射線治療所引起的傷害,仍是常見的臨床問題。
放射線治療應用在骨盆內惡性腫瘤,包括泌尿系統(膀胱、攝護腺)、婦科(子宮、卵巢)和大腸直腸等等器官或部位,於手術前或後實施之。雖然療效已被確認,但是有些病人也因為這種治療所引起對正常組織的傷害而導致的併發症所困擾。發生在消化系統的部位是直腸最多,其次為迴腸(小腸與大腸的銜接部位)。
放射線引起的傷害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傷害,前者乃是腸壁黏膜組織受到傷害而後者則是腸壁血管細胞或結締組織細胞受傷所引起的一些連鎖反應,兩者可能併存而造成臨床上許多不同的症狀組合。
真正的發生率仍不清楚,但放射性腸炎估計在接受腹部或骨盆放射線治療者中約有2-5%。由於照射的劑量,範圍,時間以及使用的技術的不同,所產生的併發症就有很大的差異。另一方面臨床上或許沒有症狀而低估其發生率,因此有報告指出可能在0.5%~37%之間。
臨床症狀可能發生在首次治療的幾小時之內,或治療後短時間內或治療停止後數月至幾年後。早期的症狀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部絞痛、腹瀉,裡急後重,黏膜性肛門排泄物或大腸出血。在治療停止後數月或幾年後,可能出現腹部絞痛、噁心、嘔吐(發生小腸阻塞),慢性腹瀉或油性大便,陰道惡臭的排泄物(廔管形成)裡急後重,直腸黏液排泄物出血,便祕等等。吸收不良病患可能有貧血,營養不良或體重減輕等徵候。
雖然放射性物質是放射線腸炎的主因,但某些已存在的因素可能加重其傷害的程度,比如:以前接受過手術治療引起腸黏連,使得腸道更易受傷害。高血壓、糖尿病或全身性血管硬化病人更易發生阻塞性血管病變。體瘦、老年人或女人小腸易盤聚在骨盆腔內,因此也較易受到放射線傷害。正在使用某些化學藥物治療又接受放射線照射時更易造成傷害。
利用消化道X光或內視鏡檢查,配合臨床病史,放射線性腸炎或小腸炎,甚至廔管形成的診斷並不難,但是需要小心與”腹發性癌、潰瘍性結腸炎、缺血性結腸炎、感染性腸炎”等作鑑別診斷。
治療原則,於急性傷害依症狀作治療,慢性傷害則依傷害部位作適當的處置。包括藥物治療、內視鏡鐳射止血、輸血等等處置。急性傷害大多發生在開始治療2-3週內,於2-6個月內漸漸消失。而慢性傷害則視傷害部位之嚴重程度。多數內科治療即可緩和症狀,少數因腸道狹窄阻塞,或穿孔或廔管形成需接受外科手術矯治,但因放射線治療已造成傷害,此時的外科治療更形困難。
放射性腸炎由於缺乏追蹤資料,因此它的自然過程究竟是如何仍不清楚。最重要的是如何預防。雖然有許多外科手術被利用來在放射線治療之前作為預防性措施,但仍有其不可預測的併發症。
既然放射線治療的併發症無法避免,那麼如何以最恰當的劑量,在最適宜的照射範圍,照射多久,作多少次治療於事前有一完善的規劃,如此可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和減少病患的痛苦及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