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有了結石怎麼辦

台灣地處亞熱帶,夏天的溫度往往達30℃以上,由於流汗多,胃口不佳,喝水量卻未相對增加,非常容易使得尿液濃縮,雜質沈澱,所以在夏天發生突發性的腎絞痛的病人也特多,典型的症狀多為臨時性,陣發性的腎或腰部絞痛,合併血尿、噁心及嘔吐,經過腹部x光發現自己得了結石,然而有結石應該怎麼辦呢?

有很多病患在初得知罹患結石時,第一個反應並非遵從醫師的指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及治療,而是向鄰居,朋友請教秘方,以期能順利將結石排出體外,常用的方式有喝大量啤酒,服用化石草、化石藥,或者私自買電動按摩或振盪器,這些也是民間部分人士深信不疑的。

就喝啤酒而言,確有幾分道理,因為酒精本來就有利尿的作用,大量的尿液也確實能將較小的結石“沖出”,但啤酒非人人能喝,有肝功能不佳或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尤其不能喝,如果結石的成分是草酸鈣(大部分結石是此種成分),那麼飲用啤酒,反而會增長草酸鈣結晶的形成,何況啤酒非隨時隨地可買,也需花錢買的。

化石草或化石藥,對於結石而言無實質上的幫助,一則因為化石草的成份是一定的,但結石的成份卻人人不同,鹼性的結石,須在酸性的環境下較能溶解;相同地,較酸的結石必須在鹼性環境下溶解,一成不變的化石草或化石藥,無法兼顧所有結石,較大的結石,同樣對化石草(藥)而言,勿寧因太大而發揮不了作用。

電動按摩、振盪器可以藉振動,使較小的輸尿管結石因而向下移動,有機會可以促使結石排出,但它的先決條件必須是結石不太大,且病人無法有效的自行運動,否則一般人在站立時、活動時,也會促使輸尿管蠕動增加而達到自行解出結石的目的。

事實上,結石的自行排出率從60%至90%不等,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主要還是看結石的位置與大小而定了,例如下段輸尿管結石0.4公分以下有90%會自行排出。

那麼有結石,究竟是應該等它自己掉下來,還是採用民俗療法,或是進一步的體外震波、輸尿管鏡碎石,甚至手術治療呢?這仍然得看結石的大小、位置及病患本身的身體狀況而定了。

一般而言,小的、沒有症狀的腎結石,是可以多喝水、多運動讓它自行排出,一旦遇上結石產生疼痛、出血、感染,甚至阻塞或影響腎功能時,不論是腎臟或輸尿管結石,都應積極治療,或者病患本有輸尿管狹窄的話,自行排出的機會渺茫,也是應採積極治療。當然結石如果大的話,不論是在腎臟或輸尿管,即便一時間沒有造成疼痛,但隨著結石的移動,仍然會發生阻塞的機會,所以這種結石仍然需要及早處理。

大體上來說,輸尿管結石超過0.7公分以上,自行排出的機會就微乎其微了,而腎結石在0.8公分以上,由於會卡在輸尿管,所以當結石超過上述的大小時,即使無症狀,也需處理的。如果結石落入膀胱,絕大多數會自行排出,但如果有尿道狹窄,攝護腺肥大或神經性膀胱,皆可能因膀胱的尿液無法有效排空,一旦發現結石,除非很小(小於0.4公分),否則應積極治療。

小而不痛的腎或輸尿管結石,雖無立刻治療的迫切性,但仍應每三個月至半年定期照x光追蹤,在追蹤觀察期間,有任何腰痛、血尿現象,應立刻找醫師診治,在這裡奉勸大家,大的、阻塞的,又出現明顯症狀的結石,千萬別先嚐試民俗療法,否則延誤病情是划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