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眼翳及瞼裂斑

提起眼翳,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提到瞼裂斑,大多數的人可能都沒聽過。兩者都是外眼部常見的疾病,只是多半沒有什麼症狀,也極少影響視力,所以一般人都會忽略它們。其實眼翳和瞼裂斑都是結膜的退化疾病,兩者可以說是攣生兄弟,病理的變化相同,差別只是在退化的程度不同及角膜是否有被侵犯而已。

眼翳又稱為翼狀 肉,中醫稱之為攀晴,是指瞼裂部(上下眼瞼間眼球露出的部份稱為瞼裂)增殖肥厚的球結膜及結膜下組織向角膜面侵襲的結果,多呈現三角型膜狀組織,似昆虫之翅膀,故稱為翼狀 肉。一般多位於鼻側的瞼裂部,也有在顳側或兩側發生。男性發生率多於女性。

眼翳發生的確切原因並不十分清楚,但是它的發生與紫外線的曝曬有強烈的相關性,所以推測它的發生與進展和長期的外界刺激有關,特別是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和乾熱的氣候、灰塵、風沙及結膜的慢性炎症等都是刺激因素。

眼瞼開始時為瞼裂部接近角膜緣的球結膜充血肥厚,形成三角形,尖端朝向角膜方向發展、蔓延,會蓋住一部份角膜,因為顏色多呈紅白色,有些人會誤以為這就是白內障。眼翳是結膜產生彈性組織般變性,有彈性纖維的增生,同時合併有新生血管及結膜上皮增厚。

眼翳一般沒有什麼症狀,但是因有新生血管所以會覺得眼睛容易充血發紅,特別是有合併炎症時,紅腫更是厲害。因為它侵犯角膜,而且易充血肥厚,會使得角膜上皮鄰近眼翳處變得不平滑,影響淚液的均勻分怖,也容易造成角膜乾燥破皮,甚至導致感染發炎。眼翳會逐步向角膜中央部位蔓延發展,雖然大部份都進展緩慢,但是一旦越過中央部位會遮蓋住瞳孔,嚴重影響視力。

眼翳的治療決定於眼翳的大小和臨床症狀以及對視力得影響。對於小而沒有症狀也沒有進展的眼翳,勿需治療。若常充血紅腫發炎,可以局部點眼藥以減少發炎及眼睛不適。如果眼翳進展很快有威脅到視力時,應該儘早手術切除。

但是因為以往眼翳手術後的復發率很高(平均約百分之四十),且復發的眼翳比原發症狀更厲害更難治療,所以很多人會對手術抱持謹慎甚至負面的態度。其實隨著手術技術的進步及抗癌症藥物(Mifomycin-C)的使用,可以使復發率降至百分之十以下。(甚至只有百分之五)

瞼裂斑是很常見的結膜退化,也是造成許多人經常性紅眼睛的原因。它是位於上下眼瞼間靠近角膜緣鼻側及顳側的球結膜,產生許多黃白色、無一定形狀的沉積物,有時會肥厚而呈突起,也會隨時間慢慢增大,有時也會有囊腫及鈣化產生。

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不過年輕人因瞼裂斑導致時常紅眼睛而求診的患者也有增多的趨勢。它的發生原因也是與外界刺激有關。患者多半無自覺症狀,有時會合併有炎症反應,此時瞼裂斑會腫脹充血,伴隨輕度疼痛(稱為瞼裂斑炎)。

治療以解除症狀為主,如果沒有症狀則不需治療。若合併發炎,短暫給予局部內固醇眼藥,可以縮短病程及減輕不適。如果反覆發炎及異物感或防礙隱形眼鏡的配戴,則可以考慮用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