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嬰幼兒常見的眼睛疾病

談了許多嬰幼兒的眼睛疾病,那為人父母的應如何觀察寶寶,才能及早發現病徵,又如何才能保護好寶寶的視力呢? 一般而言,出生幾天的寶寶對強光有眨眼反應,用光照瞳孔,瞳孔會縮小。滿3個月的寶寶,以玩具逗弄會注視,並且視線會隨之移動。滿6個月的寶寶,已有立體感可準確地抓到在前面晃動的玩具。 若想給嬰兒檢查視力,可以用下列幾個方法: 1.對剛出生幾天嬰兒測試視力,用手電筒在眼前照一照,有無眨眼睛反應 2.滿3個月大的寶寶用色彩鮮豔的玩具,逗弄是否會注視跟隨 3.輪流遮蓋寶寶的眼睛,若小兒哭鬧,或伸手將遮蓋物移開,則被遮蓋的 那隻眼視力是好的。反之,遮住一隻眼,寶寶卻無任何反應,則被遮著 的眼睛很可能有問題。 4.用手電筒照寶寶的眼睛如果有白色反光,則須儘快就醫,可能是先天性 白內障,或視網膜腫瘤 5.寶寶常瞇著眼、怕光、流淚、歪頭則可能是外斜視,青光眼、睫毛倒 插、鼻淚管阻塞…等都有可能,須找眼科醫師求診 6.黑眼珠過大,且顏色混濁、易流淚、怕光,須懷疑是否有先天性青光眼 「水汪汪」的「大」眼睛常被用來稱讚人的明眸。但是您的寶寶如果真的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您就得小心多注意寶寶的眼睛健康。因為「水汪汪」可能是先天性鼻淚管阻塞造成,而像牛眼般過大的眼睛可能是先天性的青光眼所引起,如何提早發現嬰幼兒的眼睛疾病及如何注意嬰幼兒的視力保健,相信是每位父母關心的,以下就專文介紹: 眼睛及視力發展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 母親懷孕前三月,視神經、水晶體、血管和視網膜都陸續發育,若在此時期母體發生感染例如弓漿蟲、德國痲疹、梅毒、泡疹或濫用藥物,都可能會對眼球發生嚴重的影響,且是無法彌補的。因此,媽媽在懷孕前就應先做好孕前檢查以免因帶原或懷孕前期感染而危害寶寶的眼睛健康。 第二階段: 出生至3個月,此時眼球的構造、立體感及兩眼均協調正在發育中,如果發育受阻,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眼皮下垂等,會造成嚴重的弱視。 第三階段:3個月至3歲,此時眼球結構逐漸發育成熟 第四階段:4歲至8歲,視力逐漸發展至成人階段 常見的嬰幼兒先天眼疾: 1.先天性白內障: 因先天遺傳或母親懷孕期間感染德國麻疹、梅毒、弓漿蟲..等而產生,先天性白內障應立即手術治療,否則因白內障妨礙光線進入眼球,影響視力發育,若不及早移除治療白內障會引起嚴重弱視。 2.先天性青光眼: 因先天或遺傳造成,由於眼壓過高會損害角膜及視神經,因此一旦診斷出先天性青光眼,應立即手術治療否則有失明之虞。 3.先天性眼皮下垂: 由於肌肉或神經發育不良而導致的眼皮下垂,應視下垂程度(有無遮蓋瞳孔)決定是否立即開刀,若已妨礙光線進入眼球,應儘快手術以免造成嚴重弱視。 4.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出生體重小於1500g,週數低於28週的早產兒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機率很高。自出生後4-6週應做第一次視網膜檢查,若無病變,一個月仍須檢查,若已發現有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則須密切觀察(1-2週即須再檢查),觀察是否須要雷射或手術治療,若是引起視網膜剝離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常會導致視力嚴重受損。 5.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嬰兒出生時鼻淚管大多是未打通的,但因剛出生的嬰兒尚無眼淚,故無症狀,但數週後,鼻淚管若仍未暢通,則會出現流淚(水汪汪)有分泌物增加的情形,有時加上細菌感染,甚至會產生淚囊急性發炎的情形。大部份的先天性鼻淚管阻塞可藉由鼻淚管按摩加上點藥水而獲得治療,但若一歲後仍未改善且常常併發淚囊炎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6. 先天性斜視: 內斜視是最常見的一種斜視,患者一眼或雙眼往鼻側偏斜,即俗稱鬥雞眼,而先天性內斜視(出生或6個月內即發現);為了維持視力的正常發展,最好在二歲以前接受手術治療,外斜視較少是先天的,一般來說,發生年齡較晚,而且程度的是漸進的,初期的治療原則是以預防弱視為主,等視力及偏斜角度穩定後,還是得以手術來矯正。 7. 睫毛倒插: 大多是因下眼皮多了一塊贅皮,使得眼皮內轉,致使睫毛倒插,倒插的睫毛常因摩擦角膜,而引起角膜破皮發炎,患者為因此而常揉眼睛、流淚、怕光,若角膜受傷情形嚴重,則需手術矯治。 由於嬰幼兒時期是視力發育的重要時期,所以所有妨礙視力發展的因素都要儘快移除,以確保寶寶能有良好的視力。除了提早發現疾病外,給予視覺上的刺激也有助於視力的發展,但是過早過久在電視電腦前駐足卻是會引起近視的提早發生,因此定期帶寶寶至眼科檢查是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