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就是俗稱的「腰子」,可能會發炎、生囊腫或腫瘤,或者是產生石頭,在泌尿科門診中最常見的就是尿路結石或腎結石,日前台北市長陳水扁先生就因為劇烈腰痛而緊急送醫處理,可見結石是不會看對象,只要平時不保養,沒有喝到足量的水份者,都是結石喜歡找的對象。
結石形成的原因和體質、人種、性別、環境及季節等都有些關係,一般來說白人較黑人容易罹患,男性是女性的二至三倍,有家族史者發病機會也會較高。另外,夏天由於流汗多, 尿量少, 造成尿路結石門診量大增。好發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病人常會臉色發白, 滿頭大汗, 呼天搶地的痛得在地上打滾來求醫。
結石造成尿路阻塞是引起疼痛最主要的原因, 這又和結石的位置及大小有關. 通常位於腎盞或腎盂, 且不造成阻塞的小結石不會有明顯的疼痛症狀, 最多祗是偶有血尿而已. 但腎結石如果移動塞住腎盞漏斗狀的出口或跑到腎盂-輸尿管的連接口而造成尿路阻塞, 就會引起腰腹部的劇烈絞痛, 這種疼痛通常是間歇性的, 每次發作大約半小時到一小時, 病人同時還會有噁心、嘔吐的現象. 這是因為腎及上輸尿管和胃的疼痛感同樣由自主神經中的腹神經結所控制. 有些病人還會有腹脹, 腸子蠕動不佳等現象, 臨床上和其它腹部急症如腸阻塞, 有時不易區分.
除了疼痛, 尿路結石還可能造成血尿, 阻塞合併細菌感染時, 病人會有發燒畏寒的現象. 這時如果不妥善治療, 可能引發菌血症, 會有生命的危險. 有些大而固定的結石有時反而不易查覺, 臨床上鹿角狀結石的病人一半以上是在例行健康檢查時才意外被發現的.
結石疼痛主要是症狀治療, 一般以止痛劑配合平滑肌鬆弛劑為主. 如果病人噁心、嘔吐無法進食, 可改用肛門栓劑或採直接肌肉或靜脈注射給藥, 但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將結石取出或擊碎後讓其自行排出. 醫療科技的進步使大部份的尿路結石已不再須經由傳統手術切開大傷口, 而改由體外震波碎石(目前大部份為門診手術, 病人無需住院), 或經由內視鏡(輸尿管鏡或膀胱鏡)將結石在目視下直接擊碎, 再經由尿道排出體外.
尿路結石除了會使患者絞痛及血尿外, 最重要的是造成尿路阻塞後, 會直接影響到腎臟的功能, 如果不及時治療, 對腎絲球會造成不可逆性的傷害. 臨床上因為二側尿道結石延誤治療, 造成腎衰竭而需終身洗腎的病人不在少數.
石頭在人體內宛如一顆不定時炸彈, 伺機而動, 隨時都有可能發作, 預防勝於治療,尤其是曾罹患結石者,日常保健更是不可少,所以,補充足夠的水份, 每日二千五百c.c,結石者應飲足三千c.c以上,降低尿中礦物質的濃度, 促進結石的排出及預防結石沈澱。此外,適度的運動及均衡飲食也是很重要的,一但有石頭要趕緊找醫師檢查治療,如果是結石族,每年的尿液檢查及腹部x光檢查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