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寬是兩個月大的男寶寶,從來不曾生病。昨天半夜突然發高燒,新手爸媽一時六神無主,趕緊把他抱到醫學中心的急診室。值班的醫師決定給他抽血,驗尿及照x光檢查。可憐胖嘟嘟的小手小腳找不到血管。寬寬被扎了五針才把血抽夠。檢查的結果,不論血液、尿液和胸部x光片都正常,醫師認為是一般病毒感染,無須特殊治療。這樣折騰了一夜,大人小孩都十分疲憊,寬寬的父母不禁自問:「半夜發燒,有必要跑到急診嗎?」
元元是一個多月的女娃娃,原本吃睡和活力都正常。昨天開始發燒,媽媽按照育兒書上教的,替她洗個澡,燒就退了。誰知今天凌晨,高燒又起,還伴隨著發抖。沒有經驗的爸爸無人可以詢問,也送她到急診室。值班的醫師診查後,懷疑敗血症,建議抽血、驗尿、照x光片,還要做腰椎穿刺來檢查腦嘰脊髓液(俗稱龍骨水)。爸媽一聽嚇壞了,忙問:「敗血症的機會有多高?一定要抽脊髓液嗎?」
這兩個活生生的例子,是許多初為人父,初為人母者,最擔心碰到的問題。現代的父母孩子生得少,又不常與長輩同住,難免育兒經驗缺乏。第一次遭遇寶寶高燒不退,最常見的反應就是六神無主,連夜跑急診。到了急診室,必須抽血檢驗時,父母又心疼不已;有的陪著掉淚,有的乾脆拒做。驗嘛捨不得,不驗又不放心,怎麼做才好,真是為難啊!
其實不只是家長為難,半歲以下的寶寶發燒,對醫師而言,也是個難題。因為初生嬰兒生理反應與較大的幼兒或兒童不同。一個發燒的小寶寶可能只是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即俗稱的感冒;也可能是嚴重的細菌性感染,例如敗血症或腦膜炎。較大的幼兒,除了發燒,還會表現較多的臨床症狀,容易被家長發現也容易被醫師診斷出來。
反觀小嬰兒,平均一天睡眠時間超過十六小時,沒有經驗的照顧者又如何能夠敏銳的觀察到餵食與活力有何異常?這樣能提供給醫師參考的病史就很缺乏了。因此年齡越小的嬰兒發燒,所需要做的實驗室檢查比較多,就是在補足主觀診斷的盲點。以美國為例,許多教學醫院針對不同年齡層的發燒嬰兒,制定出公認的診斷流程,讓急診室的醫師遵循,以免遺漏。檢查項目包括血液常規、尿液常規、胸部x光照片和腦脊髓液檢查。成效如何?最新的醫學文獻中,有兩篇研究頗值得參考。
第一篇刊登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雜誌(1999,3月號)。該研究收集三年之內,總共422例,因發燒到急診室就醫,且年齡介於滿月到兩個月之間的嬰兒。他們都依規定完成上述檢查。研究的目的,在探討檢驗結果與最終的診斷是否符合。統計結果,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其檢驗報告正常,不需住院也不需抗生素治療即可痊癒。至於嚴重的細菌感染的比例為11%,疾病包括尿路感染、敗血症、腦膜炎和肺炎,這些病例也確實呈現異常的檢驗結果。研究結論肯定現行的診斷流程,足以鑑別高危險的感染嬰兒。
乍看之下,此法似乎明確可行。但是換個角度思考,其中超過五成的嬰兒,各項檢查完全正常,醫療資源浪費不說,小寶寶又抽血又抽脊髓液,真是受罪。不禁令人質疑:「做那麼多檢查,確實有必要嗎?」另一篇研究,就討論這個問題。
第二篇刊載於小兒感染疾病雜誌(1999.3月號),該論文針對500位三種不同科別的醫師作問卷調查,統計他們對於兩個月以下的發燒嬰兒,是否遵循診斷流程做完所有檢查?此外,該問卷進一步探詢,如果醫師沒有按照流程規定,理由是什麼?這三種科別醫師為小兒科、急診科和家醫科。
結果顯示,急診室醫師遵循流程的比例最高,小兒科次之,家醫科最低。醫師沒做檢查的理由,則以「太過侵襲性」為首,例如腦脊髓液檢查,其次是認為不必要或太貴。
這篇論文提出一個重要的觀點,由於固定醫師的觀念在美國已經普及,所以小兒科和家醫科的醫師可以緊密追蹤病人,觀察變化,必要時才做檢驗。唯有急診醫師採輪班制,對病人既往狀況不熟悉,追蹤也不易,所以必須做較多的檢驗來診斷。
綜合以上兩篇具有公信力的研究報告,可以提供家中有幼兒的爸媽非常實用的三點建議。
1.多閱讀雜誌書刊,了解寶寶正常的發育與異常病症的處理方法,以彌補育兒經驗不足的遺憾,突發的狀況就不會慌亂。嚴格說來,單純發燒並非急診,可以先退燒,再觀察情況,採取第2、3項建議。
2.平日最好有固定且可以信賴的醫師,小兒專科或家庭醫師皆可。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或看診諮詢,那位醫師可能最熟悉寶寶的一般健康狀況。臨時發燒可以暫時先退燒,等到醫師上班的時間再找他診斷和追蹤,如此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檢查。
3.如果一時沒有可信賴的醫師,或寶寶除了發燒以外,併發痙攣、厭奶、活力不佳、呼吸急促、膚色異常等症狀,則細菌性感染的比例就大大升高,必需立即就醫。此時急診室的醫師為避免遺漏,可能建議做較多檢查,家長還是配合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