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小兒科門診最常聽到的主訴。長久以來,它也是被誤解和誣賴最深的症狀。不信去問問街坊鄰居,你可能聽說某個他認識的人,因為小時候發燒沒治好,以致產生癲癇、智障或聾啞等嚴重後遺症。
有關發燒的原因,過程和處理方法,充斥各種迷思。一般人對發燒的焦慮心裡,統稱為「發燒恐懼症」。這個名詞由美國小兒科醫師史密特(Barton Schmitt)在1980年提出。其內涵主要是害怕發燒會致命,會造成大腦損傷,以及認為發燒若不治療,體溫可能失控,超過43。C等,種種繆誤的觀念。
二十多年來,由於檢驗技術改進和新藥研發問市,大幅提高感染疾病的偵測和治癒率。照理說來,此類疾病最息息相關的發燒症狀,應該不再會令我們感到束手無策的恐懼才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現今父母面對小兒發燒的態度,反映在近期美國小兒科醫學會雜誌刊登的問卷調查報告,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該篇論文,從觀念和行為兩方面比較「發燒恐懼症」的今昔,結果發現,某些錯誤觀念依舊普及,現代父母處理發燒的方法,仍然錯誤百出。
比較可喜的觀念進步,是多數人認知體溫不會無限制升高。人體的神經系統有自我調節的能力,除非處於脫水狀態或密閉的汽車裡,體溫的頂點大約在41.7。C(107。F),亦即腦細胞蛋白質變性的臨界溫度之前就停止上升,所以發燒不會直接破壞腦組織。
然而發燒引起的焦慮卻居高不下。90%的受訪者相信發燒對孩子有害,擔心它會引起痙攣、腦損傷。其中14%認為發燒可以致死。
這種恐懼心裡促使父母處理小孩發燒時反應過度。超過半數太密集量體溫,其間隔少於1小時,並且為了餵藥,打斷孩子睡眠。退燒的時機也有問題,四分之一的人在38。C以下,太早用藥或試圖退燒,此時發燒正在醞釀,過份積極退燒,反而使孩子發抖,不舒服。
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病患使用退燒藥的劑量和間隔不正確,可能導致藥物過量或體溫過低,造成更大的傷害。這種錯誤往往因為交替使用兩種以上不同退燒藥,例如普拿疼和馬蓋先(Ibuprofen),或者阿斯匹靈和肛門栓劑(Voltaren)。正確的作法應該固定使用某一種藥物,熟悉其劑量及間隔,以免混淆。
身為小兒科醫護人員,看到這樣的報告,不禁汗顏。因為父母親的醫療資訊,多半來自專業人員。諷刺的是,醫護人員往往在無意之中讓父母的發燒恐懼症火上加油。舉例說,醫生問診,不少人三句話內就問「有沒有發燒?」,護士病房例行工作,包括定時測量體溫。這些行為等於提示病患過度注意體溫,卻沒有同時教導他們如何看待發燒。
事實上,發燒是一種症狀而非疾病。曾有學者證實,適度提高體溫,有利白血球增生和移動,可以加強免疫系統動員能力。發燒警示人體有發炎反應,提醒我們去找潛在的原因。臨床使用退燒藥不能治病,目的只是為了舒解伴隨發燒而來的不舒服感覺。因此發燒並不是非退不可,更不必要求退至標準溫度。這些正確觀念的宣導,有賴醫護人員平時主動與家長溝通,以期減輕父母面臨發燒的心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