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過敏的症狀
腸胃的症狀如拉肚子、腹脹、與腸絞痛等是最容易被父母親察覺發現,也是嬰兒時期過敏體質最早出現的症狀,有時會伴隨皮膚疹子的症狀。腸絞痛會使嬰兒哭鬧不停,一般新生兒哭鬧不停也是常會碰到的,而且是最會讓新手父母抓狂的問題。通常一二個月後就會減少哭鬧,但如果持續到三個月大以上的話,就要考慮是否因為過敏引起。
其他的過敏症狀通常是兩三個月的時候才會漸漸地出現,過敏的症狀很多樣,略括有鼻子的症狀:如鼻塞、打噴嚏;皮膚的症狀:如額頭髮際、兩邊臉頰、耳朵後面出現小小的疹子;肺部的症狀:反覆性的支氣管發炎、呼吸急促、咳嗽;眼睛的症狀:眼白充血、眼結膜紅腫等等,都有可能是嬰兒早期過敏的現象。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食物引起來的過敏,在新生兒的發生率大約是2到6%。通常是以牛乳蛋白的嬰兒配方奶粉(即市面上一般常見的嬰兒奶粉)引起的最為常見。據統計,嬰兒期被確定診斷有食物過敏的,將來有四分之三的患兒會有過敏性的疾病,如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鼻炎等。
新生兒在出生幾天會因為父母親溺愛寶寶,常用嘴巴親親及用臉撫觸而發生皮膚發炎的現象,只要盡量的減少和大人皮膚接觸的機會,一兩個星期就會恢復白皙肌膚的本色。如果是過敏體質的嬰兒,兩三個月大後仍會持續有皮膚炎的症狀:如額頭髮際、兩邊臉頰、耳朵後面出現小小的疹子,這時可以和大人親親撫觸的油垢引起的皮膚炎作區別。
嬰兒常常的鼻塞、打噴嚏,加上支氣管的經常發炎,又偶而可以聽得到喘鳴的聲音、呼吸的起伏很快、很大、且不容易治癒時,都要考慮是過敏體質的嬰兒。
嬰兒期過敏的診查
目前對嬰兒時期過敏的診察方法,主要是檢查血液中E型免疫球蛋白(IgE)的總量。過敏原的檢查一般在這個時期並不是必要的檢驗項目,需經過一些時日的觀察與評估後,才決定是不是需要作過敏原的檢查。一歲時測血液中E型免疫球蛋白(IgE)值升高於否,可以預測嬰兒是否為過敏兒,並可以提早作預防的措施。若太早測血液中E型免疫球蛋白(IgE)值如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大時檢驗,依文獻的報告,並沒有顯示出有效的預估。因此,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小寶寶是不是過敏體質,目前較好的辦法是一歲時檢查血液中E型免疫球蛋白(IgE)值,敏感度可以達到80%,精確度60%。
用臍帶血預測過敏兒也是目前較多中心研究的方向,主要適用於預防研究方面,還沒廣泛的應用於臨床診斷。期待將來有更簡便的方法,更早更精確預測過敏體質,以期能更早期預防,減少或延遲發作。
過敏體質嬰兒的飲食須知
母乳與配方奶粉是嬰兒的主要食物,嬰兒食物過敏的發生率大約是2到6%,目前為世界各國所認定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是:牛乳、雞蛋、花生、魚、堅果、貝殼類的海鮮。市面上的嬰兒奶粉主要是以牛乳蛋白為主,所以過敏專科醫師的建議是以母乳為主要的第一選擇,若無法親自餵食母乳,才考慮用其他的配方奶粉。現今的配方奶粉有:豆奶嬰兒奶粉、水解蛋白嬰兒奶粉、基本氨基酸衍生的嬰兒奶粉。
美國的小兒科醫生Dr. Robert S Ziegler認為:若是家中父母都是過敏體質或家中有一小孩加上父母其中一個是過敏體質的情形,則新生寶寶用低過敏食物餵食,可以預防少過敏發生的機率。要避免過敏體質的發生,需要媽媽在懷孕與哺乳期間作適度的低過敏飲食控制,新生寶寶在第一年的飲食也要以低過敏的食物為主。副食品的添加則需延後半年,或延至一歲以後才開始。因此,這也是目前小兒過敏科醫師對過敏兒最重要的飲食建議,如果家中有這種情形的孕婦,皆應遵循這個原則。
要提醒的是:不是只有一般公認比較會引起過敏的才是所謂的「過敏食物」,一般小孩子最愛的糖、或豆類的蛋白甚至日本也有報告東方人最常吃的米食也會有過敏的現象,因此引起過敏的食物沒有一定的準則,因人而異,應該小心觀察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