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屢屢破表的高溫令所有的人都大感吃不消,門診中也陸陸續續出現不少因為太強的紫外線所造成皮膚傷害的案例。雖說多數都是因為沒有做好防曬措施所造成,但也有部分的病人會忍不住的抱怨說:「奇怪,我明明就有擦防曬乳液啊,為什麼還是會曬傷?」
其實有關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以及防曬乳液的選擇和使用,經過皮膚科醫師不斷的呼籲及宣導,一般民眾大概都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不過可能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可能就會認為只要出門前有擦個防曬乳液或隔離霜,就表示已經做好防曬了。但其實一個完整的防曬措施還包括穿著可以防禦紫外線的衣物、戴寬邊的帽子、撐傘和避免在陽光最強的時段(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外出等。
因此隨著完整防曬措施的推廣,除了防曬乳液以外,衣服的防曬能力也逐漸受到重視。所以就如同防曬乳液的防曬能力可以用防曬係數(SPF)來比較,防曬衣物的紫外線防護能力乃是以抗紫外線指數(UPF-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來表示。而關於UPF的測量標準乃是由澳洲及紐西蘭率先於1996年起所提出(AS/NZS 4399),隨後英國和美國也分別在1998及2000年提出他們的測量標準。各國會有不同的測量標準乃是因為牽涉其中的測量變數多且測量方式非常複雜之故。簡單來說測量方式可分為人體外(in vitro)及人體內(in vivo)兩種。人體外(in vitro)的測量方式是用波長 290-400 nm的紫外光照射一乾燥且未被拉扯伸展的標準布料,經由測量器偵測穿透布料後所減弱的紫外線強度之數值,然後套入一計算公式所得。至於人體內(in vivo)的方式,則是分別在有及沒有衣物覆蓋的情形下,去偵測以紫外光照射皮膚後所需的最小致紅劑量(MED),然後一樣套入計算公式所得。目前有能力作UPF測定的實驗室還不多,而經過UPF測試後的衣服都會有一標示。依照澳洲和紐西蘭的分類標準,根據UPF的測量結果來評價布料的抗紫外線效果可分為三個等級(如表一所示)。
基本上,UPF值越高,布料的抗紫外功能越強。不過在現實世界中,會影響到一件衣服的防曬能力,還需考慮下列種種因素:
1. 編織方式:編織越緊密、布料纖維之間的孔洞越小者,紫外線就越無法穿透,防曬效果自然佳。
2. 布料材質本身:例如聚酯纖維、絲或毛料的抗紫外線能力會比棉或嫘縈來的好。
3. 衣服的顏色:一般而言,深色的衣服可吸收較多的紫外光,故防曬效果會比淺色衣服好 。
4. 衣物是否沾濕:就大多數衣服而言,被弄濕後含水量增加,會減少其散射紫外光的能力,而使穿透的比例相對增加,造成防曬能力降低。
5. 衣服伸展的程度:當衣服被伸展撐開時,布料纖維之間的孔洞會變大,紫外線穿透的量也會成比例增加。因此衣服穿的鬆鬆的比起貼身或緊身的衣服,要來的有防曬效果。
6. 是否經過洗滌:其實所有的布料在經過洗滌後都會有某種程度的縮水,防曬能力會因此增加。例如有研究指出一件UPF20的全新T-shirt,洗過一次後UPF會變成38.2,而洗了36次後則是39.8。所以全新的衣服先洗一次再穿,防曬的效果可是大大的不同喔!
7. 洗衣服時添加紫外線吸附劑(UV-absorber):就像替衣服擦防曬乳液一般,可提高衣物的防曬能力。
其實衣服的防曬效果比起塗抹防曬乳液而言,最大的優點乃是穩定且可預測性。因為就一般防曬乳液的使用情形來講,它所提供的效果大概只有其所標示防曬係數的三分之一。相反的衣物所提供的防曬效果則跟其所標示的UPF相去不遠。此外根據澳洲與英國的國家實驗室對數千件的夏季衣服所做UPF的測試指出:在正常穿著的情況下,約有90%的夏季服裝其UPF大於10,而這約等於SPF30的防曬乳液所提供的效果。因此外出時,除了塗抹有SPF的防曬乳,還要記得替常暴露在外的上背部、肩膀及手臂多罩一件衣服,才能真正將紫外線阻隔起來。
表一:UPF 分級標準
UPF 範圍 紫外線防護能力 紫外線穿透比例 (%)
15-24 好 (Good protection) 6.7 – 4.2
25-39 很好 (Very good protection) 4.1 – 2.6
40-50+ 非常好(Excellent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