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體重過重者好發的皮膚問題

體重過重或者肥胖已經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肥胖者常見於女性與年紀大的人,但近年來小孩子肥胖的比率也逐年提高。根據統計在台灣的小朋友肥胖的盛行率約在4.3%至17.4%之間。在門診之中也可見到有越來越多小朋友的皮膚問題其實是跟體重過重有關。大家都知道肥胖會對身體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尤其像是增加心血管方面的負擔,但其實伴隨而來的皮膚問題也是不容我們小覷。底下就針對常見的幾種問題作一簡介:

1.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 可見到一不痛不養的棕黑色角化班塊,上面並伴有一些疣狀突起,對稱的分佈於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縐摺處。它的發生原因有一部分可能是跟肥胖者體內過高的胰島素有關,有些人甚至合併有糖尿病。因此若皮膚出現這種病灶,應該先檢測體內的血糖是否偏高,至於皮膚的治療,可以嘗試塗抹外用A酸、維他命D等製劑或藉飲食控制來減少體內胰島素阻抗的情形也會有幫助。

2.皮膚贅肉(skin tags):主要也是在脖子、腋下等皮膚縐摺處出現許多柔軟的肉色小突起,有時還有莖(stalk)連到皮表。傳統上有些人會嘗試用頭髮或縫線把它綁掉。若數目多的話,可考慮用剪刀剪掉、雷射,電燒或液態氮去除。

3.各式的皮膚感染症與對磨疹:根據統計約有一半的肥胖病人有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肥胖的人身上的皮膚縐摺較多且深,例如腋下、乳房下方、肚子的游泳圈、腹股溝或臀部股溝等處,因為流汗、潮濕悶熱不透氣以及摩擦的關係,造成這些地方細菌、黴菌的滋生。形成臨床上常見的念珠菌感染、股癬、體癬、毛囊炎等症狀。治療上首重保持這些地方乾燥透氣,再配合局部塗抹消炎或抗黴菌藥膏。若是病灶太多或者伴有厲害的發炎紅腫的情形,則需考慮口服抗生素及抗黴菌藥治療。

4.肥胖紋或擴張紋(striae distensae):形成的原因其實跟妊娠紋類似,都是因為皮下的膠原纖維受到拉扯斷裂後所形成的疤痕組織。常見於乳房、臀部、腰部及大腿等處。一開始呈現紅色或紫色,而後會逐漸變成白色,稍微萎縮的線狀組織。治療上可嘗試外用A酸、脈衝光或脈衝染料雷射,但這些方法主要是針對紅色階段的疤痕較為有效。

5.腿部靜脈曲張及鬱血性皮膚炎(stasis dermatitis):因為體重過重造成靜脈血液回流不順以及體質關係伴有靜脈瓣膜閉鎖不全,長久下來就容易出現腿部靜脈曲張。而當下肢代謝產生的廢物無法順利排泄時,皮膚組織便無法得到適當的養份及氧氣供應,加上血鐵質的沉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下肢末端的濕疹樣病變,伴有皮膚搔養、變黑、甚至潰爛,此即是鬱血性皮膚炎。而皮膚的潰瘍可以說是鬱血性皮膚炎的後期變化。此種潰瘍極為頑固,經年不癒者比比皆是。此外曲張的靜脈壁相當脆弱,尤期是皮膚萎縮變薄後,稍有碰撞磨擦或搔抓,便可能破裂出血。

6.足蹠過度角化症(plantar hyperkeratosis):過重的身體會改變足部骨骼的構造與角度,造成前腳較寬的情形。另外因為腳底皮膚得承受較大的壓力,長久下來便會有角質增厚,過度角化的情形出現。

造成上述症狀的原因或許還有很多,但肥胖絕對是主因之一。除了針對個別皮膚病要加以診斷與治療外,更要配合積極的減重,才能徹底解決種種肥胖所帶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