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間的電話響起,傳來著急的男人聲音:「醫生,怎麼辦?我家寶寶出生兩個星期了,臍帶還濕濕的,沒有掉落。」我告訴他,用95%高濃度酒精,一天擦4次,就會乾燥。「我有擦啊!」我答:「要擦到根部才有效。」
兩小時之後,一個新手爸爸,抱著他的男嬰,急急忙忙 的來到我診間,說寶寶的小雞雞腫起來了。我打開尿布檢查 ,從肚臍往下直到外陰部,皮膚泛紅一片。我問:「你擦了什麼?」他一臉無辜相「95%酒精,醫生你不是說要擦到”根部”嗎?」原來如此,在他的認知裡,臍帶根部不能算,所謂根部,只有一個部位。
我診所那條街角,新開一家咖啡店,面對著大安森林公園。一個3歲的小女孩還沒上幼稚園,她母親白天上班,父親上晚班。所以每次孩子生病了,都是爸爸帶著她上午來看診。小女孩很可愛,一身整齊清潔,不知誰替她打扮的,爸爸的髮型穿著也很時髦。爸爸說:「每次來,我們看完診,就去街角喝咖啡,再到森林公園去散步,所以她很喜歡這裡。」望著他們父女,手牽著手,一高一低的背影。我想,有人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是不是像這樣?
擔任兒科醫師多年,看過許多父母。有一首流行歌名「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我同意。母親對孩子表露的親蜜程度相當接近,不論她是全職主婦或是職業婦女。但是天下的爸爸很不一樣,溫和細心的爸爸肯定不少,可是也有經常缺席的爸爸,有些孩子,我一路看他長大,卻從來不曾見過父親。
當然我瞭解,年輕的男人往往正在成家立業的耕耘開拓階段,沒有餘力和時間與孩子常相處。因此,對於照顧孩子的細節並不熟悉,更加害怕自己做不好而逃避。那些願意花時間,用心學,實際分擔照顧孩子勞務的父親,很值得讚賞。
誰來同情新手爸爸呢?小嬰兒對他說來,紅通通,軟綿綿,抱緊怕它擠出汁來,抱鬆怕它滑落下去。睡著不知它會不會停止呼吸,醒了也好不到哪裡,整臉皺成一團,嚎哭呼天搶地。等爸爸手忙腳亂,沖好奶瓶,才餵一半,就吐得爸爸滿身都是。更恐怖的事還有。為什麼嬰兒尿布兜不住屎水呢?有個爸爸跟我訴苦,第一次處理寶寶拉的一屁股糊便,他幾度掀開尿布,又蓋上去,不知怎麼收拾。只好把寶寶從腋下架起來,舉高與胸平齊,離身一尺撐著,站在原地半小時,直到孩子的媽從外面回來,才解救他們。「小時候被老師罰舉水桶,也沒這麼緊張,這麼累過。」
難怪父親不知如何親近孩子,因為對他說來,可以拍拍肩牓,一起打球的大孩子容易相處。至於不會講話的嬰兒?噢,NO,太困難了!爸爸怕孩子,越小越怕。英文稱懷孕的婦女為「期待中的媽媽」,expectant mother,至於父親呢?胎兒的父親,多半是「焦慮中的爸爸」,對即將到來的小鬼,又愛又怕。
然而兒科醫師還是期望父親能常常在孩子眼前出現,共同承擔小孩帶來的勞務,這樣全家的感情才會更好。父親陪伴小孩,是孩子,也是男人本身的福氣。那些點滴苦樂,成為日後珍貴的回憶。透過親子互動,男人更成熟,更有責任感。
如今的社會,奶爸得到的是欽羨的目光。街上背著育兒袋或推著嬰兒車的男人,不再是極少數。如果孩子的媽放低標準,多鼓勵,少嫌他做得不夠棒,我相信好男人會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