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相信養兒防老嗎?這觀念已經落伍啦!
根據主計處統計,目前台灣每 7 名青壯年必須撫養 1 名老年人, 到了 2051 年,更減為每位青壯年人口,必須撫養 1.5 名老年人,成為你的孩子、孫子無法承受之壓力!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已在式微, 現在連指望子女都成了最不切實際的空想。
因為老化人口的攀升,社會福利制度以及總體經濟壓力,已然成為台灣面臨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影響層面幾乎是台灣所有產業。
「老無所終」、「老無所養」的時代已經來臨?
「老無所終」、「老無所養」的時代已經來臨?據主計處統計顯示,民國 83 年,台灣 65 歲以上老人超過總人口 7% ,正式成為聯合國定義的老化社會, 20 年來台灣的人口結構持續加速老化中。
目前台灣平均每 7 名年輕工作人口必須扶養 1 名老人; 20 年後,降到 3.3人 扶養 1 名老人;到了 2051 年,更減為 1.5 人扶養 1 名老人,也就是每個年輕人就必須扶養 1 個老年人,成為你的孩子、孫子無法承受之重。
國立成功大學趙子元助理教授在 2012 年的公衛年會發表《高齡友善城市介紹及台灣推動步驟》研究顯示,當勞動人口變少,高齡人口的比例自然快速提高,加上少子化的趨勢下,未來青壯年人口與老年人口撫養比例只會越來越高(扶老比),總體經濟當然會下滑、社會福利體系的壓力也會上升,衍生出總體經濟壓力、退休金制度、醫療資源、長期照護、社福資源不足等的社會問題。面對不可逆的人口結構轉變的挑戰,影響層面幾乎是全台灣所有產業。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台灣該如何因應呢?趙子元說,高齡化社會是全球共同面臨的課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 2007 年提出「全球高齡友善城市計畫」,目的就在於減輕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她說,透過高齡友善城市的推動,讓高齡者能活躍老化,讓他們「老有所為」,退而不休;「老有所養」,提供高齡者在各方面都有安全感、安定感的社經環境;「健康老化」,縮短高齡者失智失能的期程,延長其健康的生命;以及「在地老化」,型塑適合高齡者安居養老的環境。
換言之,高齡者不再是一群等待被照顧的人,縱然退休了,他們仍然可以活躍自己的生命,貢獻一己之長,讓原本被照顧者變成可照顧人,老人可以照顧更老的人,除了能提升高齡者身心靈的健康外,進而減輕社會、經濟、醫療環境等各面向的負擔。
台灣最老縣市:嘉義、雲林、澎湖
趙子元解釋,人口高齡化是不可逆的趨勢,是全球已發展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共同面對的挑戰。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到 2025 年時, 60 歲以上的人口將是 2006 年的 2 倍,到了 2050 年,全球高齡人口會達到 20 億,尤其在發展中國家更為快速。
聯合國定義, 65 歲以上人口佔國家總人口 7% 以上,該國家就是高齡化社會(Ageing society);當老年人口佔 14% 時,該國更是邁入老化型的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當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 20% 時,就已然是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根據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調查顯示,台灣早在 1994 年(民國 83 年)時就已經成為高齡化社會,目前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 10.75% 以上,趙子元指出根據內政部及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推估,未來 10 年內,台灣全體就會邁入高齡社會。
其中,根據 101 年由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佈的台灣老化地圖,台灣各縣市高齡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嘉義縣(15.69%),其次是雲林縣(15.09%)及澎湖縣(14.39%),這 3 個縣市的老年人口均超過 14% ,達到「高齡縣」的標準,推估原因是受農業社會,加上青壯年人口外流的影響;最年輕的縣市是桃園縣(8.26%)。另有 23 個鄉鎮區老年人口超過 20%,已是「超高齡社區」,其中新北市平溪區是全台灣最老的鄉鎮區,平均每 4 個人就有 1 個是老年人。
(圖片來源:goingslo via photopin cc)
台灣第 1 個高齡友善城市:嘉義市
早在 199 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曾在巴西里亞宣言提出健康老化的觀念,強調高齡者的健康與獨立; 2002 年開始, WHO 開始正視人口高齡化的問題, 2005 年及 2007 年分別提出「高齡友善環境」及「全球高齡友善城市計畫」,更於 2007 年,聯合國訂定 10 月 1 日為「世界高齡日」(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到了 2010 年,高齡友善城市正式啟動,紐約市成為全球第 1 個認證的高齡友善城市, 2011 年 6 月,因嘉義市有優渥的醫療環境,以及過去也有推動健康城市的經驗,於是成為台灣第 1 個遞交 WHO 高齡友善城市。
面對高齡化社會挑戰,趙子元說,高齡友善環境的營造成為最刻不容緩的議題。全球高齡友善城市計畫以 5 年為 1 期,共分為 4 階段執行,從建立全面向的高齡友善城市的評估項目的計畫階段、實踐、進度評估到持續改進等,確保高齡者在各個階段的積極參與及認同。
值得一提的是, 2011 年 9 月, WHO 在柏林舉辦第一屆高齡友善城市國際研討會,台灣不僅沒有被矮化,大會更主動為台灣準備國旗,著實可看出全球對台灣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成果的讚賞與肯定。
高齡友善城市促進高齡人口活躍老化
趙子元說,高齡人口越來越高,生產人口越來越少,退休年齡又屢屢下修,透過高齡友善城市的軟硬體設施的推動,可以減輕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挑戰,讓高齡者能活躍老化,他們不再是一群等待被人照顧的高齡者,他們可以活躍老年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讓被照顧者變成可照顧人,老人可以照顧更老的人,成為社會新興的一群生產人口,除了提升高齡人口的身心靈健康外,進而減輕社會、經濟、醫療環境等各面向的總體負擔。
至於該如何推動高齡友善城市呢?趙子元提出 8 大面向說明,分別是硬體設施的「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交通運輸」及「住宅」;軟體部分的「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及「社區與健康服務」8 大面向,透過由下而上的推動方式,讓高齡者所待的城市可以是具包容性及可及性的都市環境,並能促進他們活躍老化。
(一)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Out-door spaces and buildings)
戶外開放性空間與公共建築對高齡人口的行動力、獨立性與生活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其中包含愉悅與乾淨的環境、綠色空間、休憩環境、健康的步道空間、人行安全空間、安全的環境、行走與自行車步道、友善的建築空間、適量的公共廁所等層面。
(二)交通運輸(Transportation)
大眾運輸的可及性與可負擔性,是影響高齡者行動方便的關鍵因素。其中又包含可及性、可負擔性、可靠性與車次頻率、旅次目的地、對高齡人口友善的大眾運輸、博愛座、大眾運輸駕駛、安全與舒適、大眾運輸場站與服務站點、計程車
、社區大眾運輸、服務資訊、駕駛狀況、貼心的大眾駕駛和停車空間等層面。其中,台北市在交通運輸做的最好,其博愛座、低板公車等設施,是許多老年人口移居台北的主要關鍵。
(三)住宅(Housing)
住宅首重安全與舒適寧靜,並讓高齡者可以自由選擇居住環境。一個舒適的住宅與社區和社會服務必然有連結關係,也會對高齡者的獨居生活與生活品質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台灣很多三代同堂的家庭,其高齡者獨立及安全的生活環境選擇較為缺乏。
(四)社會參與(Social participation)
社會參與、支援與良好的健康,和生活環境之間有高強度的連結關係,參與休閒、社會、文化與心靈活動,甚至是與家庭之間的互動,都會讓高齡居民不斷地活動,提升其身心靈的健康。
(五)敬老與社會融入(Respect and social inclusion)
敬老與社會融入是台灣領先其他高齡友善城市的面向。因中國自古以來的孝道、敬老尊賢、長幼有序的觀念,讓台灣推動敬老與社會融入面向較為領先,如:禮讓高齡者、讓座等,讓高齡者在公共事務或商業上獲得優先被服務的機會。
(六)工作與志願服務(Civic partici-pation and employment)
大部分高齡者其實都希望退休後能有事做,高齡者認為自己的工作或當志工與自己會不會受尊敬有關,因此大多數高齡者希望有志工的機會,讓他們依照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來決定做什麼,以獲得更多尊重,藉此帶動社會大眾一起參與公眾事物的風氣。
(七)通訊與資訊(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資訊的流通對高齡者而言相當重要。在已開發國家中,高齡者可以從不同的年齡層與不同的媒體,獲得各式各樣的資訊,但是在開發中國家,高齡者獲得資訊的管道則很有限,所以容易害怕因為失去資訊來源,而被主流社會淘汰的心理。尤其以中南部地區的高齡者,因為資訊接收不足,而成為被詐騙、亂買成藥比例最高的地區。
(八)社區與健康服務(Community support and health services)
因為公部門資源分配不均,所以必須依靠地方的社福團體志工、社區組織來協助高齡者建立健康養生概念,簡單來講,就是社福團體(NPO、NGO)對高齡人口的福利照顧,這部分也是台灣領先其他高齡友善城市的面向之一。
(圖片來源:photopehota via photopin cc)
落實高齡友善城市需要公、私部門及高齡者參與及認同
趙子元表示,推動高齡友善城市不應也不能淪為口號,公部門的力量很有限,因此推動高齡友善城市並不只是政府或單一局處的責任,它必須貫徹到每一項施政計畫與平日工作,並整合政府部門、專家學者,民間團體及社區的力量,最重要的是高齡者本身對高齡友善城市的認同與參與,以及公部門的賦權(empowerment),讓高齡者自覺他們的潛力所在,並透過各縣市,乃至各國的經驗交流,激盪不同的火花,共同進步,才能有效的落實。
(封面圖片來源:Ed Yourdon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