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已經成為大腸直腸癌致病首要因素,它的前一個階段就是惡性的腺瘤瘜肉。醫師表示門診追蹤大腸瘜肉的發生率,30歲以上的年輕人比例達到3成,其中有5%直接確診為大腸癌。大腸癌不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要定期做大腸鏡檢查,發現後當場切掉也不會痛,政府的預防保健政策也需適度調整。
潛在禍首「瘜肉」切除超簡單
由台灣癌症基金會主辦的「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已連續四年,主要是用給獎方式鼓勵民眾做大腸癌篩檢,也同時獲得了歷年來的資料分析民眾大腸癌相關狀況。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賴基銘表示,就活動搜集來的案例來看,30至39歲的民眾篩檢時發現瘜肉的比例達5成1,與更高年齡層相比相差無幾。
賴基銘不否認會來參加活動的民眾,本身就可能意識到自己是危險群,因此比例會偏高,但如果就他門診大便潛血檢查陽性的病人繼續追蹤,做大腸鏡發現有腺性瘜肉的比例也有三成,其中有5%直接診斷為大腸癌,這個數據仍讓人無法忽視。
▲飲食習慣讓年輕人漸漸陷入大腸直腸癌陰影(圖片來源:Jiuck via photopin cc)
他指出,瘜肉一開始只是腸道黏膜過度增生,但如果受到基因變異的影響,就會轉變成腺瘤性瘜肉,再轉變為高度惡性,就成為癌前病變了;然而,若是能在瘜肉階段就直接先切掉,就不會有後續的發展,而切除瘜肉也很簡單,在做大腸鏡的時候,如果發現瘜肉,當下就可立即切除,而且現在照大腸鏡都會有局部麻醉以免不適,切除瘜肉也不會痛。
肉太多蔬果太少 16歲也得大腸癌
大腸癌年輕化的趨勢逐年升高,賴基銘甚至碰過一個16歲大男孩的案例。這位學生從小愛吃乖乖,然後香腸、漢堡、炸雞等垃圾食物不離手,不吃蔬菜,結果就罹患大腸癌。他表示,飲食習慣是產生大腸癌的主因,吃太多肉類或脂肪,肝臟要生產更多膽汁幫助脂肪的消化,膽汁中的膽酸如果變多,經腸道細菌分解後就成為造成大腸直腸癌的助力。
因此,改變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油高脂肪類食物,並且定期大腸鏡篩檢,大腸直腸癌將是很容易對付的癌症。
(封面圖片來源: stu_spivack via photopin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