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常交際應酬不醉不歸嗎?網友常常聚會喝酒兼唱 KTV 醉到被人抬上計程車嗎?你會因為喝了酒覺得好像做錯事,或是覺得不喝就全身難過?你可能已經有了酒癮。透過四個問題為自己或有飲酒行為的親友做個簡單的判斷,如果可能已經喝酒上癮,應儘快就醫治療,若可以做好自主管理遠離酒精,則可避免酒精傷身的夢魘。
「回魂酒」判斷酒癮有無
酒癮與否其實還是需要專業的醫療人員做診斷性會談,才能做出最準確的決定,不過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是否真要到醫院掛號問診,可以先從以下四個問題開始,自我檢查或幫忙親友初步自我篩檢是否有酒癮可能?是否需要醫師的協助?
1.你曾經不想喝太多,後來卻無法控制而喝過量嗎?
2.有家人或朋友為了你好而勸你少喝嗎?
3.對於你喝酒這件事,你會覺得不好或是感到愧疚(不應該)嗎?
4.你曾經早上一起床尚未進食之前,就要喝一杯才覺得比較舒服穩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任黃名琪表示,以上問題如果有一項答案「是」就可能有酒癮,如果有兩項答案「是」幾乎就已有酒癮,應儘快就醫治療。
(圖片來源:B Rosen via photopin cc)
酒癮是逐漸養成的
酒癮的產生,往往都是從當事人不知不覺、或是覺得無所謂的情形開始。黃名琪舉台灣社會常見的含酒提神飲料保力達、維士比為例,指出這些飲料都有含酒精成份,濃度至少是啤酒的兩倍以上,卻被定位成提神飲料,讓消費者忽視了其中的酒精成份,長期飲用後,身體對酒精的耐受度提高,消費者就會「升級」,去買酒精含量更高的其他酒類,例如威士忌濃度40%,高梁酒58%,原本所謂的提神飲料,反而變成一種「入門酒」,她表示,在診療的個案中見許多案例都是像這樣子逐步發展成酒癮。
不知不覺的過程有如溫水煮青蛙,整體社會對於飲酒的看法,也是這樣的傾向。黃名琪從就診個案中,其實很少見到一些酒癮發展前期的個案,因為這個階段當事人往往還處於社會關係良好的時期,喝酒是為了連絡感情、製造氣氛等,不會被認為是有問題,因此幾乎不會來看診。
科技戒酒
在確診為酒癮後,患者其實很難只靠自己戰勝癮頭,能有一個強有力的朋友或力量從旁協助,將是重要的關鍵。除了宗教、朋友、團體治療,松德院區也與Intel-台大創新研究中心合作開發手機APP「戒酒小幫手」,目前已進入研究階段,希望確認這個設計對戒酒的助益。
這個手機APP「戒酒小幫手」是利用現在已經很普及的智慧型手機加上團隊開發的口袋型酒測器,做為酒癮患者的自我管理輔助工具。研究中心博士游創文說,使用者一天三個時段中自選時間進行測試,未避免造成使用者困擾,一次測試可在一分鐘內完成。
APP藉由酒測器收集資料,除了紀錄也提供簡單的資料分析,讓使用者瞭解戒酒過程的進展與成果,產生更強的戒酒決心,還有積點獎勵措施。除了資料的處理,APP 也能依照酒測結果提供戒酒建議,幫助使用者舒緩酒癮癮頭來臨之強烈不適。例如酒測結果正常與否,當下心情好不好、想不想喝酒…各種模擬狀況都會提出適當建議,例如聽音樂、休閒活動、找人聊天等,連結手機聯絡人功能,可以馬上就跟支持你的親友通上電話,也可以跟親友分享戒酒以來的成果,透過人際之間互動,更有戒酒的信心。
黃名琪說,酒癮患者常會遇到一些容易喝酒的情境,而不假思索就喝下去,APP 的功用之一就是提醒使用者有一個「暫停」的機會,爭取時間,想起來自己正在戒酒,並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革除過去習慣性的飲酒行為,才有辦法做好自我管理,真正開始戒酒的道路。
(封面圖片來源:▓▒░ TORLEY ░▒▓ via flickr cc)
延伸閱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