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核轉殖幹細胞比諾貝爾獎幹細胞更有用?

一份刊登在自然雜誌的論文指出,透過細胞核轉殖技術產生的多能性幹細胞,要比獲得 2012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 iPS 多能性幹細胞,更接近具有倫理爭議但卻是最初始的胚胎幹細胞。面對胚胎幹細胞這個「碰不得的聖杯」,學者表示這篇論文是個開始,未來更多研究將可逐步完善 iPS,讓它更近完美。

去年發展出核轉殖幹細胞

多能性幹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是再生醫學領域的重要關鍵,透過它可以培養出許多像是神經細胞或心肌細胞,對於相關的疾病是一種很具潛力的未來療法。1998 年是史上首次利用人類胚胎產生多能性幹細胞,但卻存有極大的倫理爭議,不過由此方法製造的幹細胞被譽為黃金標準,因為胚胎本身就是一個孕育出將來分化成各種細胞的環境,這種幹細胞可說幾近完美。

目前,科學家己經發展出兩種技術以培養人體的多能性幹細胞,一種是近年來很有名氣的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iPS),另一種是利用核轉殖與基因重編程技術。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細胞生物學家 Shoukhrat Mitalipov ,與他的同事在 2013 年史上首次利用核轉殖技術製造出人類胚胎幹細胞,而所謂的核轉殖跟複製羊桃莉的誕生技術類似:他們將從皮膚上取得的體細胞核內 DNA 等遺傳物質,植入一個已經去除細胞核內遺傳訊息的卵子,繼而在這個胚胎中生產出胚胎幹細胞。

iPS 與胚胎幹細胞差異較大

在新發表的論文中,Mitalipov 比較了這種方法製造出的胚胎幹細胞與 iPS。兩種途徑都發展出很接近原始胚胎幹細胞的狀態,但核轉殖技術表現得比較好。他們發現核轉殖的幹細胞在甲基化()的模式上比 iPS 更接近初始胚胎幹細胞:在 1,200 種不同的基因表現上,有 65% 的不同是展現在 iPS 與其他兩種幹細胞(初始與核轉殖)之間,因此可以說核轉殖的幹細胞與初始胚胎幹細胞會比較接近。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澳洲墨爾本大學幹細胞生物學家 Martin Pera 表示,這項研究的確表現出兩者許多不同,但還需要更多進一步的研究,例如 iPS 細胞透過修改後,會更接近胚胎幹細胞,同時也不清楚這項研究中的核轉殖幹細胞在分化為其他細胞後會有什麼影響。另一方面,核轉殖技術仍牽涉一些倫理問題,技術層面也比較困難,但透過更多研究,科學家將有機會調整 iPS 的製程,讓它更接近初始的胚胎幹細胞。

(首圖來源:OHSU, Center for Embryonic Cell and Gene Therapy)

延伸閱讀

註釋
DNA 鏈很長,必須用螺旋狀方式不斷纏繞在「架子」上才能塞進每一個微小的細胞中。甲基化是指改變了架子的形狀,讓 DNA 纏繞的方式改變,但並沒有改變 DNA 本身基因序列,這樣子依然可以產生不同的遺傳表現。這是「表觀遺傳學」的研究範圍,與傳統遺傳學是基於基因序列的差異產生不同遺傳表現的理論並不相同。

那什麼是表觀遺傳學 (epigenetics)?長庚大學生醫系助理教授譚賢明舉例,一個人身上所有細胞都是來自同一個受精卵,因此他們的基因序列是一樣的,但人體細胞分化成不同種類,組成不同器官,這說明各細胞有著不同基因表達模式,是由不同的表觀基因標記來控制。(回到本文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