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罕病藥物保障創造超高藥價,藥廠躍龍門家屬陷錢坑?

俗話說,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罕見疾病因為「市場」太小,因此過去藥廠對於罕見疾病的藥物往往興趣缺缺,讓這些罕見疾病病患有如孤苦無依無人理會的孤兒一樣,為了改善這個狀況,美國政府決定為罕見疾病藥物加上一些市場誘因,1983 年,美國通過《罕病藥物法》(Orphan Drug Act),規定美國病患人數少於 20 萬人的罕見疾病,藥廠為其開發治療藥物,可以享有 7 年的市場獨佔權,以及稅務上的優惠。

獨佔市場下的高額定價

《罕病藥物法》通過後,的確刺激了藥廠開發罕見疾病的新藥,7,000 多個罕見疾病之中,如今有 200 個疾病有了新療法,但是當藥廠擁有不受市場競爭的獨佔條件後,不到十年,就開始意識到其實可以把藥價定得奇高無比,這始於 1991 年,健贊(Genzyme)推出高雪氏症(Gaucher’s Disease)新藥 Ceredase。

高雪氏症的病因是病人體內的葡萄糖腦苷脂酶失效,無法代謝醣脂類大分子,因而囤積在患者骨髓細胞及神經系統,全球約有 5,200 名病患,Ceredase 是由葡萄糖腦苷脂酶修改化學結構而成,最初只能從人體胎盤組織中取得原料,因此價格奇高無比,每年每位病人醫藥費用高達 15 萬美元。後來健贊改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不再需要收集人類胎盤組織,製造成本也大為降低,但是健贊發現超高藥價也行得通以後,食髓知味,又在罕病藥物條款保護之下不用擔心競爭,因此不僅沒有因成本下降而降低藥價,反而還提高,如今每年每位病人醫藥倍增為 30 萬美元,約合 911 萬元新台幣。

健贊不僅在 Ceredase 上採用超高定價策略,還應用到旗下其他罕病藥物,總共有 5 種罕病藥物都以超高定價銷售,如法布瑞氏症(Fabry disease)藥物 Fabrazyme 與黏多醣疾病賀勒氏症(Hurler Syndrome)藥物 Aldurazyme,兩者年用藥費用都要 20 萬美元。

而中央研究院前生醫所所長陳垣崇醫師於任職美國杜克大學時所發明的治療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藥物 Myozyme ,2000 年由健贊以 1,800 萬美元自資助陳垣崇醫師研究的中橡子公司 Synpac 手上買下,日後陳垣崇醫師成為布蘭登費雪與哈里遜福特主演電影《愛的代價》(Extraordinary Measures)中哈里遜福特所飾演角色的原型人物,電影劇情十分感人,健贊也沾了不少光,但在健贊經營下,Myozyme 年用藥費用一樣高達 30 萬美元。

健贊簡直是「趁人之危」?但資本市場可不這麼想,全球第 5 大藥廠,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就看中健贊的罕病藥物營收獲利豐厚,於 2011 年以 201 億美元買下健贊。

高價帶來的高營收

愛爾蘭藥廠 Shire 也看中這一塊市場,以 42 億美元收購開發遺傳性血管水腫(Hereditary angioedema)罕病藥物 Cinryze 的美國藥廠 ViroPharma,購併後成立「超罕病藥物」部門,也一樣進行超高定價,全球最貴的幾種藥物就出自這個部門,Cinryze 一年用藥費用可高達 35 萬美元,而黏多醣疾病韓特氏症(Hunter’s syndrome)藥物移黏寶(Elaprase)還更勝 Cinryze 一籌,韓特氏症是全美只有 500 位病患的超級罕病,而 Shire 也毫不客氣地將移黏寶以超高價銷售,年用藥費用高達 37.5 萬美元,合約 1,139 萬元新台幣。移黏寶 2009 年於美國營收 3.53 億美元,約 107 億元新台幣。

但說起超高定價,Shire 和 Alexion 藥廠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Alexion 旗下的單株抗體藥物 Soliris「榮登」全球最貴藥物的寶座,Soliris 可治療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ea,PNH)以及非典型性尿毒溶血症候群(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前者的患者每年用藥成本高達近 47 萬美元,後者患者每年用藥成本更高達 62.6 萬美元,而且第 1 年用藥劑量較大,用藥費用還要比上述數字更高。

Alexion 也不只有 Soliris 這款高價罕病藥物,2011年,Alexion 收購開發低磷酸酯脢症(Hypophosphatasia)藥物 asfotase alfa 的 Enobia 藥廠,以 asfotase alfa 的定價,每人每年用藥費用超過 20 萬美元。

你或許會說:賺這種錢,晚上睡得著嗎?可以確定的是,Alexion 的股東們恐怕不但睡得很好,而且大概作夢也會笑,因為 Alexion 股價在 2005 年還在 6 美元上下而已,開始銷售 Soliris 的 2008 年,股價在 20 美元上下,而 2014 年高點則達到 180 美元,從 2005 年起算漲至 30 倍,從 2008 年起算也漲至 9 倍,一路長紅幾無回頭,市場上這麼好的投資標的實在少見。

而且市場還預期 Alexion 會繼續成長,當然了,光是 Soliris,在 2013 年就帶進 15 億美元營收,而市場預期 Alexion 到 2020 年,總營收將成長到 55 億美元,其中,asfotase alfa 將可望貢獻 9 億美元營收。

市場的「潛規則」

或許你會懷疑:超高定價「有錢判生,無錢判死」,難道不會因為病患家屬買不起,導致營收獲利縮水?其實藥廠也知道不是人人負擔得起超高定價,因此,超高定價的表面下,有許多「潛規則」。

若是根本付不起,連醫療保險都沒有的患者,藥廠常常慷慨的贈藥,做做公關,或是收取象徵性的費用,多少賺一點。

若是有醫療保險的患者,藥廠就跟保險公司討價還價,最後打個幾折只有雙方知道,或是保險公司雖然只支付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卻由「慈善機構」代為付款,而這些「慈善機構」還是藥廠自己設立的,也就是說,根本就是藥廠自己補貼藥價,等於變相打折。

也就是說,藥廠才不肯放過人數本來就已經不多的罕病患者,實際上真正的價格,是「差別取價」,有錢的要賺全額,小康的要賺個一半,窮人也要想辦法賺個零頭,一個也不放過。

於是,這就出現了資本主義最有趣的發展,追求最大利潤的藥廠,實際上是想辦法從富人身上賺取最多錢,卻以低廉價格給予窮人用藥,等於是「劫富濟貧」。

亞洲國家的潛規則往往是劫貧濟富,美國資本主義卻發展出劫富濟貧的潛規則,可謂一絕,但潛規則終究是潛規則,是不能公開嚷嚷的,生技公司 Retrophin 買下罕病藥物 cystinuria 之後,把定價從每顆 1.5 美元調高到 30 美元,31 歲的執行長馬丁(Martin Shkreli)或許因為年輕氣盛沉不住氣,受到抨擊時,竟然大嘴巴講出了潛規則,說每個人都能拿到藥,不用擔心會多付錢,因為公司會跟保險公司「喬」好,此話一出,簡直成了業界公敵,馬丁很快就遭董事會開除下台一鞠躬。

既然如此,看來投資罕病藥物企業,也不用太過良心不安,或許你已經開始在找尋罕病藥物投資標的,那麼台灣在罕見疾病藥物的研究上程度又如何呢?

前面提到發明龐貝氏症藥物 Myozyme 的陳垣崇醫師,回國後擔任中研院生醫所所長,因上下游產業一片空白,為將研究成果留在台灣而非售予海外藥廠,只好自行發動親友成立世基生技公司支應,日後卻因此遭指違反政府採購法、涉嫌貪汙,遭檢調搜索,幸而最後不起訴處分。享譽國際的大學者,回國後落得陷入利益衝突困境,這個產業環境到底如何,也就心照不宣了。

(本文由 科技新報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Images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