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不救=不孝?病患醫療自主與醫病諮詢會議是解藥

生命終了前的種種醫療措施,究竟真能延長生命,還是延長病患的痛苦?面對要不要拔管的當下,病患家屬究竟是下不了決心、不知道真相,還是怕被罵「不孝」?民間團體推出「醫病五溝通」衛教單張,讓面臨關鍵時刻的家屬提早做好準備,甚至讓病患自己做出決定,避免讓家人乃至於救人為業的醫師陷入不可承受之重。

醫病溝通落差拖磨病人也拖磨家人

生命末期的醫療行為該怎麼處理,不止是單純的醫療專業,還牽涉道德、親情、法律與外在觀感等問題。天下雜誌曾調查台灣重症醫師中有九成認為無效醫療是因為「家屬不放手」;但是民眾也常聽到醫師說「我也不能確定,就看家屬要不要繼續救」「每個人狀況不同,很難預測,但沒試怎麼知道?」「要不要給阿公一個機會,再拚拚看」。根據 2013 年度的健保資料統計,每 100 位死前曾住院者,有 32 位死前最後住院用呼吸器維生、平均用20天、每人次健保費用高達 29 萬元。不僅呼吸器,洗腎、強心針、病危急救等,雖然一時救了回來,但並無法讓身體康復。

(圖片來源:醫改會)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用「一路搶救到掛」來形容這種情境。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說,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看著親人走上人生最後一段路,卻是因為無效醫療而痛苦不堪,即使多年後都還是覺得悔恨,尤其台灣醫療資源的可近性相對較高,無效醫療更容易發生。這原因在於病家不知如何放手,包括不了解什麼時候放手,該怎麼放手,醫病之間的溝通落差常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因。

劉梅君指出,事實上,根據醫改會自己做的調查顯示,1099位填答者中,86%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也就是選擇無憾善終而非忍受延命的痛苦。另有近一成不知道怎麼辦而選擇讓醫師決定,選擇「延命的醫療措施越多越好,多呼吸一天、一個月都很好」的人僅佔極少數。

醫病 5 溝通協助病家看問題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每個結了婚的人將來都有四次機會遇到這個問題,面對目前醫病之間溝通不良、病家沒有足夠資訊可以判斷的情況,可以從醫改會提出的「醫病 5 溝通」五個面向來看:

1.醫療實證:目前病情狀況、可能的治療方法、未來展望或可能會遇到的情形?

2.病人意願:趁頭腦清楚時預先簽署「預立醫療自主計畫」,預先針對之後可能會遇到的醫療處置先做出決定,不要把決定的責任留給家人甚至是醫師。

3.家屬意願:家屬意見不一時,醫院可以協助安排有健保給付的「緩和醫療家庭諮詢會議」,並協助解答各種疑問與爭議。

4.照護選項:條件式的治療嘗試、醫療照護的資源。

5.可用資源:各種治療方式或在家照顧的詳情與費用,在平均費用每月約六到七萬的情形下,有沒有補助或協助。

劉淑瓊也說,雖然安寧緩和條例針對預立遺囑等有所修正,但針對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政府方面也應該要有明確的政策與誘因推動「尊嚴善終」,而不是放任無效醫療讓醫療院所有賺錢的機會。研發組長朱顯光也表示,健保自 2012 年開始針對緩和醫療家庭諮詢會議給付,一小時 1,500 元,不過 2014 年至八月為止平均每月只有 620 場,相較於美加等國家單一個案舉辦次數無限制,這個數字對比每月超過萬人的死亡人數來說實在不高,執行的成效應要再加強。


(圖片來源:醫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