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小心“皮蛇”爬上眼-談眼部帶狀泡疹

林先生最近幾天由於流行性感冒,再加上工作繁重,除了全身倦怠之外,於三天前在他的右眼四週的皮膚逐漸紅腫,且有灼熱的疼痛,右眼眼白處也佈滿了血絲,紅腫的皮膚,包括前額、眼眶四週,以及右側鼻子的尖端,開始出現紅疹,繼而轉變成水泡,並且疼痛異常,林先生非常擔心,趕緊到眼科求診,醫師告訴他是帶狀泡疹,要趕快積極治療,否則可能會產生後遺症。

帶狀泡疹,台灣俗稱「皮蛇」,是由帶狀泡疹病毒所引起,這種病毒就是小時候長水痘的病原,水痘復原後病毒潛伏於神經節內,伺機而出,一般是在身體狀況較差,如感冒、熬夜,或是年紀較大時才發作。

帶狀泡疹發生的部份以軀幹感覺神經分佈的範圍最多,其次是三叉神經所支配的範圍,尤其是三叉神經的第一個分枝,比其他二個分枝發生的機會高出二十倍,由於水泡發生都是順著神經分佈的走向,像蛇一樣,因此才俗稱「皮蛇」。

三叉神經第一分枝掌管眼睛及其四周的感覺,這一部分的疾病特稱為眼部帶狀泡疹,初期症狀會有全身倦怠,頭痛、眼睛周圍皮膚紅腫熱痛,約三到四天出現紅疹,繼而轉變成水泡,若鼻子尖端出現水泡,是一種警訊,代表眼球本身很可能被感染而造成角膜炎,虹彩炎,甚或鞏膜炎等嚴重情況。

整個病程約持續一個月左右,皮膚的症狀最早痊癒,但有時會造成神經痛,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之久,大概有百分之二復發機會,若發生在免疫功能不健全的人,有可能導致全身的蔓延。

眼部帶狀泡疹治療的方式,最重要是發病的初期給予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病毒藥劑,可縮短病程,減輕病情,同時給予皮膚及眼睛局部抗生素,預防細菌二度感染,另外,睫狀肌麻痹藥物可降低眼內發炎的程度,至於類固醇的使用則見仁見智,一般是用於較嚴重病例。

眼部帶狀泡疹若給予適當治療大部分都能痊癒且不留後遺症,但嚴重病例有可能形成角膜瘢痕,瞳孔沾黏而影響視力,若有細菌二度感染,會因為角膜潰瘍因而失明,或是於皮膚留下永久的瘢痕,不得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