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夏日「遊子吟」─防曬篇〝誰顏不小心,抱得三寸黑〞

聯考收場,暑假開鑼,又到了旅遊旺季。炎炎夏日,豔豔驕陽,怎樣才能活躍於陽光下又不被曬黑晒傷呢?廣告中的美女說,她總是有辦法白回來。其實除了某些人天生麗質以外,大多數人被烈日灼身之後,皮膚都是由水水嫩嫩的白豆腐,變成焦焦黃黃的豆腐干。出門前做好防曬措施,恐怕才是務實的上策。

許多人以為防晒只是為了愛美,其實防晒是為了防止紫外線的侵害,事實上是一種保健行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UVA 、UVB和UVC。短波UVC可被大氣層中的臭氧層吸收,不會危害人體。中波

UVB,能量較強,作用於皮膚表皮層,可使皮膚晒傷變黑,起水泡和脫皮。慢性的傷害將導致色素沉殿和皮膚癌。UVB對眼睛的傷害,可致急性角結膜炎,長期則加速白內障生成。長波UVA,穿透力較強,作用於真皮層和視網膜。它會被破壞肌膚結締組織,使皮膚老化鬆弛,產生皺紋和皮膚癌。對眼睛則造成視網膜退化,使視力衰退。

氣象資料中,常提供紫外線指數,當指數達7至9,為過量級,曝晒20分鐘會晒傷。當指數達10至15,為危險級,只要15分鐘就被灼傷。

防晒的原則,簡單的說,是「能避則避,能擋則擋」,避開紫外線最強的時段和地點,再運用物理性和化學性的保護層來抵擋。分別說明如下:

一、「紫色」警戒:

日照最強的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這段時間,減少戶外活動。沙灘、遊泳池旁,即使躲在涼棚下,陽光經由水面及沙粒反射仍然擁抱你。雪地裡,白茫茫一片,反射的強烈紫外線足以產生「雪盲」的光傷害,必須戴著墨鏡。高山高地旅遊,儘管涼風送爽,但高度每上升三百公尺,紫外線強度增加百分之五,忽略防晒,回家照鏡子,肯定不爽。

二、遮陽傘、遮陽帽,如影隨形:

選擇一把防紫外線的傘,可以晴雨兩用,打開來添風采,收起來好防身,真是女性最愛。不適合帶傘的地方,戴一項可以折疊的有沿軟帽,十分輕便。尤其上有「天池」的禿頭人士,更要捍衛地中海。

三、墨鏡最酷:

電影「駭客任務」裡面,每個重要角色都戴造型墨鏡,帥!羨慕吧?夏季到任何地方旅遊,墨鏡幾乎都是必備品。當你用「有色的眼光」看風景,不但保護眼睛,也有心裡上的降溫清涼作用。記得選用足以隔絕紫外線的鏡片,而非顏色最深的。深色鏡片使瞳孔放大,眼球水晶體反而更加暴露於光傷害中。鏡片顏色琥珀色和淺灰色較無色差,透視景色更悅目。

青少年和兒童可能喜歡帶有金屬光澤,全反射鏡面的太陽眼鏡,外型雖炫,但鼻頭被鏡片反射的陽光內外夾擊,整天下來,就有資格去替聖誕老公公拉雪橇了。(變成紅鼻子馴鹿魯道夫是也!)

四、防晒衣著有一套:

純綿寬鬆透氣又吸汗的淺色長袖薄外套或襯衫,穿脫容易,可以因時因地派上用場。長褲既防蚊蟲叮咬,又免草木割傷,兼具防晒效果,真是一〝褲〞三得。現在許多休閒品牌服飾,不斷開發防紫外線衣著,選擇逐漸多樣化,越來越受到消費者歡迎。

五、防晒乳液保護膜:

美白作用的化粧品早已成為夏季的主流商品。防晒係數大家十分耳熟。它代表的意義是延遲紫外線傷害所需時間的倍數。因地區不同,防晒係數的標準也不一樣。美國採用SPF,防晒時間為SPF 10分鐘。意指原本10分鐘會晒紅的皮膚,塗上SPF20的防晒乳液,變成需要20 10即200分鐘才會造成同等傷害。歐洲系統採用IP,防晒時間為IP 15分鐘。日本採用PA,標示遮斷UVA的效果。

防曬乳液琳瑯滿目,係數越高,阻隔能力越好,但也相對的感覺比較油膩。此外,防晒成份亦有物理性及化學性之別。前者多含二氧化鈦,塗起來白白的。化學成份看來較自然,但各品牌配方不同,選擇前應該試擦,確定不會過敏紅腫再購買。

塗抹的方法也有技巧。最好出門前10分鐘擦好,讓皮膚完全吸附效果較好。還有,塗成電影「星際大戰首部曲」的艾米達拉皇后那樣就太誇張了。因為厚薄不是重點,持久才是藝術。防晒乳液經過汗水和皮脂分泌,會逐漸稀釋失效。通常以防晒係數乘上10,是可以再次補強的時間。舉例SPF15的產品,在150分鐘後應該再補擦一層。

以上完全防晒守則,可以從頭到腳,沒有疏漏。烈日當空,夏日出遊的人們,請高唱「遊子吟」,別忘了,「臨行密密封,意恐吃吃虧」,以免「誰顏不小心,抱得三寸黑」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