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創造出一種類似塑膠的分子,在人體內可以像藥物一樣殺死真菌類的微生物,卻不會產生如一般藥物常見的副作用。真菌包括黴菌、酵母與常見的食材─菇類,是人體常見感染源之一。
沒有副作用 沒發現抗藥性
在顯微鏡觀察下,科學家看見這種物質可以刺穿真菌細胞,但卻不會傷害老鼠的血液細胞或人類的皮膚細胞,這代表了它可以用來對付感染動物的真菌,卻不會產生其他致病副作用。更重要的是,現階段真菌細胞在經過數個世代的演化後,也沒有演化出對這種物質的耐受性,如果這種物質將來發展成藥物,可以合理期待它不會像目前對付細菌的各種抗生素,因為過度濫用而讓細菌演化產生了抗藥性。
特別的是,這個類塑膠分子是由回收塑膠瓶再次處理而得,算是對環保也有小貢獻。
(圖片來源:Fillmore Photography via photopin cc)
基礎物理:正負電荷相吸
科學家其實一開始研究的是我們吃的膠囊的那個「殼」,但在過去幾年中,科學家逐漸意識到,這個「殼」本身就可能有療效。這次的研究部份是由 IBM 位於加州聖荷西的實驗室負責,因為這家世界聞名的半導體公司本身也在研究矽晶圓蝕刻電路的相關技術。IBM 與其他科學家瞭解到,他們研究的一種分子喜歡自己聚在一起,整體呈現正電荷,當這種分子結構與負電荷的真菌細胞壁接觸時,就會產生互動,其實這是基礎物理。
這些來自美國、日本、新加坡與中國的科學家分別進行了幾項實驗,其中一項是把人體內常見的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第一張圖)塗抹在隱形眼鏡上,然後加入了這種分子結構,結果白色念珠菌細胞就爆裂了。另一項實驗是先讓小鼠眼部感染白色念珠菌,然後分為三組,分別滴入類塑膠分子、目前廣泛使用抗黴菌但有毒性的「雙性殺黴素B」(Amphotericin B),以及普通水滴。實驗結果,前兩種都具備殺菌功效,水滴沒有。
由於 IBM 研究者是化學家,不具醫藥背景,接下來就看有哪家製藥公司想找上門來合作。雖然聽起來如此美好,不過研究畢竟還是初步,至少還要10年時間進行更多研發與測試,確保它的確不會危害人體,才能真正發展成新一代藥物。這項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
(封面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相關資訊
- Supramolecular high-aspect ratio assemblies with strong antifungal activity
- Killing Fungus With Plastic Bott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