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倫倫發高燒兩天了」一個疲憊的媽媽走進我的診間。從她熊貓般的黑眼圈來推測,恐怕連著兩夜沒睡好。她擔憂深鎖的眉間紋,焦灼充血的雙眼,和一連串對發燒後遺症的疑問,顯現她正陷在焦慮恐懼的情緒裡。
這樣的例子很普遍,以致有一個正式的醫學名詞來描述,稱為「發燒恐懼症」(Fever phobia)。在所有的恐懼症裡,它獨具特色,因為它的起因「為人不為己」。其他的恐懼症焦點在自己所處的情境。比方說,有些人在電梯裡心跳加速,覺得自己快要窒息,稱為封閉恐懼症,唯有「發燒恐懼症」,擔憂的是別人身上發生的狀況,卻讓自己陷入焦慮。
好比倫倫的母親,她害怕孩子發燒會損傷大腦,造成智障甚至致死,忍不住一再起床為孩子量體溫。結果大人小孩連夜沒睡,疲乏不堪。它的影響擴及心理和生理層面,行為涉及自己和周圍的人,我認為稱它「發燒焦慮症候群」更為恰當。
家長處於如此困境,令人同情,遇到這種情況,我總覺得衛教與診療同等重要,讓家長充分理解發燒的原因和正解的處理方法,才能免於恐懼。以下是我認為有幫助的一些觀念。
(Q1)體溫會失控嗎?發燒有沒有極限溫度?
人類是恆溫動物,在腦部的下視丘位置,有控制體溫中心,包含兩個部門,一邊管產熱升溫,一邊管退熱降溫。正常運作之下,使我們可以活動在冰天雪地的極區,也可以生活在赤道的熱帶,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和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體溫都設定在37。C左右。
發燒或失溫的體溫變動有極限,大約是41.7。C到35。C,控溫中心會動用許多方法,勉力維持在這個範圍,讓生命功能持續。所以冷的時候我們發抖,肌肉產熱來升溫;熱的時候我們流汗,皮膚散熱來降溫。只有這些調節能力都耗盡的時候,體溫才失控。比方說,關在太陽下的密閉汽車裡,無法散熱,才會造成溫度超過極限的悲劇。一般感染引起的發燒不會超越極限溫度,因此就不可能損傷腦部,造成後遺症。以前醫藥知識不普及的時代,人們說燒壞腦子,燒聾了,其實是腦膜炎、中耳炎的原故,發燒只是伴隨的疾病而來,並不是直接造成傷害的元凶。
(Q2)為什麼感染會引起發燒?
病毒或細菌侵入的時候,白血球抵抗它們,作戰當中釋放出細胞激素,目的在引來更多的白血球一起打仗。細胞激素是免疫系統的動員令,它能影響控溫中心,將設定溫度提高,適度的升溫有利白血球增加和移動,因此發燒是身體抗病的應變措施,原本是對人體有利的。
發燒更是警示器,在感染發生的早期就提醒我們去找潛在的原因。對於發燒的瞭解,促成了感染症的治療和監控的進步,例如SARS,藉由發燒篩檢,來隔離病患。
(Q3)退燒的時機及技巧
既然發燒對免疫有利,那何必退燒呢?這個問題曾經引起醫學界的論戰,最後的結論是:發燒造成我們感覺不舒服,所以退燒比較好。接到發燒的警訊之後,我們當然要去找病因治本,那麼這個警訊不妨功成身退,無需再受它折磨。發燒引起頭痛,孩子發燒的時候,哭鬧不休,是許多家長都不陌生的經驗。
退燒的方法有很多種,運用的時機不一樣。由發燒到退燒的過程, 可分為升溫期和降溫期兩階段。有效退燒的方式是不同的。升溫期控溫中心的設定溫度,已經被提高,如果提到39。C,那麼身體會認為39。C才是目標體溫,未達到目標之前,不會散熱。這就是為什麼發燒前期,很多人先發抖畏寒,即使那時候體溫已經超過38。C了,還覺得冷。
升溫期不應該脫衣服或用冰枕,不但無效而且更不舒服,這時應用退燒藥,中和細胞激素,將設定溫度調到正常,體溫就會進入降溫期。於是身體開始散熱出汗,這時運用擦澡和冰枕能輔助藥效,讓體溫快速回復正常。
所以處理發燒的正確程序,應該是發現體溫超過38。C就吃退燒藥,或塞退燒栓劑,在降溫之前先加衣服以免畏寒發抖。等半小時之後,藥效開始發揮,身體出汗的時候,才減少衣服,將汗擦乾。如果退得不夠理想,可以用溫水擦澡,或用冰枕。掌握適當的時機做正確的處理,遠比整夜緊張兮兮,每小時量體溫,不敢睡,高明多了。
照顧孩子有方法,有技巧的。傳遞這些知識與經驗正是親職教育雜誌的目的。孩子比成人更容易發燒,在就醫之前,父母有必要學會第一時間的處理方法。至於發燒背後,複雜多變的病因,就交給醫生去尋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