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心血管疾病患者兩成也有COPD 呼吸不順咳嗽應警覺

醫界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較高比例同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困難、咳嗽等是兩者都有的症狀,年紀大於70歲、吸菸或處於空氣污染環境中皆為高危險群,從40歲開始健康檢查就應該把肺功能檢查列為常規項目,長期忽視若是急性發作恐致命。

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氣喘,好發於40歲以上的吸菸男性,國外資料其平均年齡為60至65歲,台灣方面則是70歲以上。
 

COPD 嚴重時影響作息甚至要插管

今(20)日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2.1億人患 COPD ,2011年有三百萬人因此死亡,排名全球第四,預計到了2020年成為心血管疾病與腦中風後的第三位,大部份國家的病患都是不到6%知道自己有 COPD。台灣方面,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在全台進行一項調查,發現56%民眾沒有做過肺功能檢查,24%民眾發生呼吸不適的症狀也沒有就醫。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陽明大學教授彭殿王表示,COPD可說是老年疾病,像老人家常常上樓梯會一時喘不過氣,但多半都會被認為是其他疾病的症狀而被忽略。COPD 盛行率高於心臟衰竭、前列腺(攝護腺)癌及乳癌,一旦肺功能受影響,會加速身體機能老化,容易患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甚至肌肉萎縮、呼吸衰竭,日常生活如起床、步行、刷牙、更衣等基本能力都會受到影響。等到中後期嚴重時需要插管、靠呼吸器維持生命,大部分患者在半年至2年內就會死亡。
 


(圖片來源: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五卷第六期)

與心血管疾病共存機率高

此外,醫學會還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門診合作調查關於 COPD 與其他疾病「共存」的現象。共存疾病彼此之間沒有因果關係,但常常一起發生。國外的統計顯示,COPD 患者常同時患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榮總門診方面針對40歲以上平均每月吸菸一包、經過心臟科治療後仍感到呼吸不適的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有將近兩成患有 COPD,而這些患者發生心臟衰竭的機率為三成,多出非 COPD 患者一倍。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主治醫師周昆達表示,研究結果顯現出 COPD 與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度關聯性,且同時罹病會增加死亡率。心臟衰竭的病患會有呼吸困難且聽到囉音、下肢水腫等症狀,但治好後如果還有呼吸困難現象,很可能就是有了 COPD。

他表示,吸菸、空氣污染與二手菸、氣候變遷、呼吸道發炎、心血管疾病沒有控制,都會造成肺功能下降,程度是不吸菸者三倍。彭殿王指出,不點香、遠離油煙,抗氧化飲食都有助於降低得 COPD,不過疾病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長期咳嗽、有痰、易喘等徵兆也常被民眾忽略,因此他呼籲健康檢查應把肺功能檢測列入常規項目,40歲以上曾經吸菸,包括有家族病史、或過度暴露於職業場所的粉末和化學物質,戶內或戶外的空氣污染等高危險群,應定期前往醫院接受肺功能檢查。


▲肺活量檢測是確認是否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方法之一

相關資訊
戒菸,遠離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立即行動,還有機會!

想了解更多,您也可以閱讀以下相關的健康世界書籍:
肺與肺病:英雄為何氣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