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連串食品安全事件,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今(30)日宣佈即日起一年內針對包括米、食用油、醬油、年節食品、團膳美食等13類食品展開全台清查,徹底掃除不法,清查的大方向是違法添加物與食品標示。行政院長江宜樺也表示政府面對食安問題,絕不三分鐘熱度。
包含開門七件事中四項
這13類食品分別為米、食用油、醬油、茶葉、牛奶、蔬果汁、蜂蜜、蛋、麵包、有機食品、年節食品、團膳美食、素食攙葷。最先展開的項目將是醬油、牛奶與蔬果汁。衛福部表示只要商場架上有的都會清查,例如醬油品項二、三十種,全部都會列入查察清單。清查的大方向是違法添加物與標示,但不同種類食品的清查細目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牛奶的項目就是產地標示是否屬實、所謂百分之百純度是否為真等。
邱文達在2013全國食品安全會議宣示,全台22縣市衛生局自11月17日至11月29日針對食用油,進行6775人次稽查,共查了2萬多家通路,總計6萬多件油品,食用油事件漸漸穩定,接下來將與各部會組成聯合稽察取締小組,在一年內掃除不法。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顯示,在經過食用油全台稽查後,不合格率已降到0.2%以下。未來針對13種食品的清查動作將分成市場抽查與工廠抽驗兩個方向。衛福部表示,稽查人力畢竟有限,學者統計國內食品種類不下40萬項,因此先挑13種範圍食品來做,並且是針對常業食品業者進行,其他臨時攤販、手工製造等暫不列入。
▲衛福部長邱文達表示聯合各部會於一年掃除13類食品不法問題。
食管法再修法提高刑罰
邱文達並指出,前次食管法修法將罰則提高到上限1500萬元,但經過食用油事件,發覺仍難有效嚇阻,因此再次修法將罰款上限提高到5000萬元,刑期由3年提高到5年,並且加入不法利得懲罰條款,並計畫設置食安基金,讓廠商付出慘痛代價,希望立法院本會期能修法完成。
行政院長江宜樺在會議中也表示,食品攙假、混用、標示不實,都會讓民眾感到不安與憤怒,如何讓生產地、海關稽查、工廠生產到最後通路與送上餐桌都是安全的, 絕不是單一衛福部就可負起責任,從幾個食品相關主管機關到進入司法程序的法務部與教導正確食安知識的教育部都有關連,因此他要求只要站在公務職位一天,公務員絕對不准三分鐘熱度,經費政府想辦法,要恢復民眾信心及台灣美食王國美譽。
總統馬英九提出「有效管理,嚴查重罰」,他舉出幾個案例證明嚴查重罰有效,例如酒駕肇事,在政府聯合執法後死亡人數降了20%,再進一步提高標準後,2013年3至6月又減少了35%。很多人說食安事件連續爆發很倒楣,但他認為危機就是轉機,政府要認真、全面、持久面對食品安全議題,這是政府對大眾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