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PLOS ONE期刊》刊登一篇奧地利格拉茲醫學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Graz)的研究,提出素食者不但比葷食者更常看醫生,罹患癌症、心肌梗塞和產生焦慮、沮喪等心理症狀的比率更是重度肉食者的2至2.5倍。經過台灣媒體報導,讓不少人對素食產生疑慮。
然而,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邱雪婷營養師仔細研究報告後,發現論文作者有以下反思:
1.首先,研究團隊並沒有使用問卷詢問受試者的飲食習慣,而是讓受試者自主判斷自己是屬於「純素者、奶蛋素者、魚素者、高蔬果葷食者、低肉葷食者和高肉葷食者」其中的哪一種,這可能導致結論偏差。
2.研究中所謂「素食者」其實涵蓋魚素者,不同於一般台灣人所理解的素食。邱雪婷認為,可能是西方對於「素食」的認知與台灣不同,也可能是扣掉魚素者後人數太少,所以將魚素者也納入素食族群。
3.由於採橫斷切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並不能得知受試對象是因為素食的飲食習慣導致生病,還是生病之後為了某些健康因素,才成為素食者。研究結果只顯示兩者有關連,不足以判斷孰為因、孰為果。
邱雪婷也提出一項質疑,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選擇吃素,存活率較高,但也因此導致「吃素的人擁有慢性病者的比例偏高」。那是因為慢性病加上葷食,死亡率較高,無法反映至研究調查中。
邱雪婷說,真正完備並能呈現清楚因果關係的營養學研究,應該要找一群沒有罹患任何慢性疾病的健康族群,長年調查他們的飲食習慣,看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才能得知。
至於素食到底有沒有更健康?目前國內外皆有素食與糖尿病的相關研究,如邱雪婷也曾有一篇論文「Taiwanese Vegetarians and Omnivores: Dietary Composition,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FG」刊登於《POLS ONE期刊》,這個研究從4千多名台灣人中,經過詳細的飲食調查與健康檢查,發現其中男性素食者患糖尿病的機率只有葷食者的一半,女性則只有四分之一。至於素食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目前國外已有抱持正面看法的研究。癌症由於非常複雜,學界還在研究與素食的關聯。
邱雪婷也呼籲,民眾閱讀學術研究與新聞報導時,要有識讀能力,才能掌握最正確的健康觀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