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台灣人腸道壞菌數為日本30倍

台灣人腸道裡好菌只有日本人五分之一,壞菌數量卻有日本 30 倍。而在這項亞洲五國十個城市為範圍的研究顯示,台灣腸道菌種分佈整體而言在各國中排列在中上等級,學者建議在既有的基礎上做好飲食控制、多補充腸道益菌,定期運動與排便,可有效預防大腸癌與胃癌等消化道癌症。

台灣整體屬中上層級

由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舉辦的這項跨國研究,收集了 2010-2011 年包括台灣、日本、中國、泰國與印尼各兩個城市中,8 至 9 歲兒童的樣本,有效樣本共 319 例。在各別菌種的數量多寡排序方面,聯盟以好菌的雙歧桿菌(比菲德氏菌)及壞菌的梭狀桿菌(C. Perfringens)及腸桿菌(Enterobacteriaceae)為例如下:

在個別比較中,台灣人腸桿菌的數量為日本人的 30 倍,被列為最壞的梭菌也多達 15 倍,但比菲德氏菌只有日人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比菲德氏菌可減少壞菌繁殖、增強免疫力、調節腸道機能;梭狀桿菌則對人體有害,會在腸道中釋出毒素;腸桿菌間接引起腸道發炎。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蔡英傑博士表示,比菲德氏菌自出生開始就存在,但會隨年齡增長慢慢減少,是腸道好菌指標,台灣在排名中屬於中段;不好的梭狀桿菌則數量少,但對比數量最少的東京,還是差了十倍以上。

如果就個別案例腸道菌種組成的彼此親近度分析,發現台灣分佈情況最接近好菌多的日本,這代表台灣在受試五國中,腸道算中上健康。


▲整體看來台灣人腸道菌種分佈的親近程度,處於中間、接近日本。(圖片來源: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

台日飲食模式大不同

蔡英傑表示,研究選擇 8 至 9 歲兒童的樣本,是因為這個年紀腸道細菌發展大致完成,具有一定代表性,而年紀再大一點的兒童,可能會因為課業壓力影響腸道菌種分佈情形。比較台日四座城市的差異,蔡英傑推測可能跟食物品種及外食多寡有關。他指出,像兩國同樣都吃米,但台灣人多吃蓬萊米與泰米,其澱粉結構與日本人吃的米其實並不相同,而日本人麵類吃得也很多,米麵搭配的主食結構跟台灣以米為主有所不同;肉類的選擇也有差異。此外,飲食過程可能也有影響,他表示日本學校認真辦營養午餐,學童外食的情形也很少。

他指出,腸道壞菌很難全部消滅,出生時的腸道環境對後來的人生影響很大,因此對於孕婦來說,先調整好自己的腸道菌種很重要,因為孩子的腸道菌種分佈來自母親。


▲多吃蔬果、喝水、益生菌,「腸」命百歲。

蔡英傑提出「腸」命百歲的簡單五招

第一招:多喝水,少紅肉,每日五份以上蔬果。膳食纖維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幫助好菌停留體內,好菌分解纖維素產生短鏈脂肪酸,對免疫系統及腸道上皮細胞都有幫助。

第二招:每日 400cc 有國家健康認證的優酪乳,補充益生菌。

第三招:成人運動333原則,每周3次、每次30分、心跳達130以上,對腸道健康有幫助。

第四招:飲食細嚼慢嚥,保持進食好心情,用餐情緒會影響消化。

第五招:每日固定排便習慣,讓毒素勿停留在腸道太久。

(封面圖片來源:CDC/James Gathan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