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NEWS

檢驗機構:台灣提昇源頭管理技巧 食安可以改善

食品安全事件接連發生,政府的檢驗結果被說成給業者背書,自主管理的觀念則被視為推卸責任。檢驗專家認為,只有幾個項目的檢驗不能看出所有問題,源頭管理才是辦法,但台灣稽查的技巧還有發展空間;而自主管理是正確方向,但政府也要負起提供專業知識的責任,不是放任業者自己面對。

食品藥物管理署之前檢驗強冠等油品樣本,因為合乎標準給了綠燈,引發社會廣大不滿,認為政府罔顧民眾健康,也讓業者容易在法庭上脫罪。FSI 暐凱國際檢驗科技何中平博士表示,其實就檢驗單位的角度來看,他會建議不要驗,因為檢驗項目只有幾項,並不能代表真實的情況,就像是檢查了血糖並不能證明心臟是否健康。

他表示有害人體的物質實在太多項,從源頭管理才是辦法,雖然源頭管理可能會有業者就是要偷渡作弊的問題,但在稽查的過程中,有許多技巧若能掌握到,各項資料相互勾稽,就能看出端倪。簡單舉例而言,從原料到成品,量只會少不會多,如果是後者就等於是有問題。

他指出歐美國家就是用這種做法進行源頭管理,台灣雖然也是朝此方向在做,但是還有很多可以發展的空間,決策的官員也要與時俱進,接受新的觀念做法可以更有效率。有了更有效的稽查方法,加上全台食用油相關業者了不起一百家,食用油的安全問題可以改善。

現在政府強調業者自主管理,但社會對於業者卻缺乏信心。何中平指出,自主管理是正確的方向,然而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政府是有義務告訴業者相關的專業知識,而非讓業者自己想辦法。心懷不軌的業者只是少數,他估計一半以上的業者其實都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情形,或者說,早年開業的時候可以,但不知道現在又不行了,結果因此一下子就收到一張三百萬元的罰單。他認為主管機關在修法時除了強調業者自主管理,也要像歐美國家一樣規範政府要盡的責任。

(圖片來源:© Peter Muller/Corb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