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顏六色、造型可愛、觸感柔軟的「紓壓捏捏」玩具,原本是許多孩子與大人愛不釋手的療癒小物。不過,根據媒體報導與部分消費者經驗分享,這類產品若來源不明、製程不當,可能潛藏對健康不利的成分,引發家長關注。
什麼是紓壓捏捏?療癒背後可能藏著的風險
紓壓玩具(又稱壓力玩具)是一種常見的情緒輔助工具,像是捏捏球、果凍泥、史萊姆、香味軟膠等,透過揉捏、擠壓等動作,達到釋放壓力、安撫情緒的效果,受到不少學生、上班族歡迎。
這些玩具的材質常為PVC(聚氯乙烯)塑膠、聚合物凝膠、香精油等,若未符合安全標準,可能潛藏「環境荷爾蒙」或「塑化劑」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常見潛在風險成分與可能影響
以下為過往消保團體與檢測機構曾公開指出的幾類風險物質與說明:
毒性物質 | 可能來源 | 潛在風險 |
鄰苯二甲酸酯 (塑化劑) | 柔軟塑膠玩具中常見添加劑;也常用於具香味物品定香使用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部分塑化劑列為可能人類致癌物,可能干擾內分泌、影響生殖系統 |
重金屬 (鉛、鎘等) | 某些廉價玩具色素或填充物中可能出現 | 神經毒性、干擾智力發展 |
根據過往台灣與國際消保單位抽驗,一些無標示來源的果凍狀或香味玩具,曾出現塑化劑含量超標數十倍的案例,甚至可能經由皮膚接觸或誤食進入人體。
家長可以怎麼做?三個實用小建議
- 選購有檢驗標章、品牌明確的產品: 盡量避免購買來路不明、無中文標示或價格過低的捏捏玩具。
- 限制使用時間與方式: 避免長時間接觸,並避免孩童將玩具靠近口鼻或放入口中。
- 主動了解接觸風險來源: 若對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的環境毒物感到疑慮,可考慮透過第三方單位進行家庭環境毒物暴露評估。
守護孩子的健康,從現在開始
療癒玩具固然吸引人,但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建議家長選擇有安全檢驗的品牌產品,並適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若希望進一步掌握環境中可能接觸的塑化劑與香料物質,也可考慮透過如「環金安」等環境毒物篩檢服務作為參考工具,協助風險評估、獲得改善方向。
LisareinigungAbo Reinigung Büro&Wohnung&Gebäude Ab Fr 150- Umzugsreinigung/Endreinigung/Wohnungsreinigung mit 100 % Abnahmegarantie Ab Fr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