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03 月 08 日

文/新陳代謝科 洪建德醫師 寫於民國98年2月25日

前言

加強人文教育以提昇醫師倫理是醫學院校教育[1]和醫師繼續教育的重點,也是醫學教育典範養成的要項[2],更是醫學院校教育評鑑的重點,2005年哈佛大學社會醫學系所的網頁稱:「為了窮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這個烙印,經過世代繼續在醫療專業中永不會消退。並稱社會醫學經過兩個世紀的演進,分化為許多枝;雖然醫學本身就有社會性,但許多人不覺得。」所以醫師教育中社會醫學是最具社會使命、與人文精神的科目。19世紀社會醫學發生於歐陸各主要國家,其中德國的衛生學Hygiene是最早主流,直到今天母校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布倫博格衛生與公共衛生學院,全名仍稱Bloomberg School of Hygiene and Public Health,日本亦有衛生學與公共衛生學之分[3],本文介紹的典範,人文素養豐富拔群,但他豐富的一生或有我們學習與省思的地方。

社會醫學之父

細胞病理學之父維周 (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1821年10月13日,生於德國波美爾州Pommern的Schievelbein,一個中產階級家庭, 1902年逝世於柏林,也是衛生學家、考古人類學家、作家、政治家。直到今天醫學院自病理學、社會醫學至臨床醫學都仍留有他的影子,如維周淋巴結Virchow’s Node, 稍早他發現肺動脈中的血凝塊是由來自靜脈的血栓發展而來,並提倡「血栓形成三要素」Virchow’s Triad 。自幼即對自然科學表現聰慧,但家中聘家教教導希臘文、拉丁文與法文,1835 年5月1日他進入科士林鎮上的菁英高中(Gymnasium in Köslin),受更廣泛的科學、人文訓練。1839年通過高等學校入學,本來想唸神學,但後來考到Friedrich-Wilhelms-Institut當軍醫公費生,1843年獲柏林大學醫學博士。1848年他被派遣赴西里西亞(Schlesien)調查斑疹傷寒爆發,他認為人民健康的惡化應歸咎於惡劣的社會條件-饑餓與衛生,政府應負責任,報告書上寫道:沒有國民健康,就達不到民主,接著他又在期刊上發表名為「醫療改革」的論文,主張政府應提供公共健康照顧,得罪當局丟了工作。1849年巴伐利亞國王馬刻斯二世Max II,使他在簽署不從事政治社會等活動下,維爾茨堡Würzburg大學為他設病理學講座教授,在職七年間他的論文從98篇激增到 388篇,使該大學成為德語區的醫學研究標竿,1856年他英雄式重返柏林,擔任為他新設立的病理學講座教授,及柏林Charité醫院病理主任,母校張開雙手迎接衣錦的校友歸隊,維周在崛起的歐陸大國首都任教,找到一個聚光的舞台。在許來登(Schleiden)、許萬(Schwann) 的細胞學說影響下,維周系統論述了細胞病理學理論,1858年出版《细胞病理學》,確定「細胞皆源於細胞」(Omnis cellula e cellula),所有的疾病都是細胞的疾病,挑戰當時主流的體液病理學,從此人們得以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疾病的組織病變,成為現代醫學理解疾病病因、過程和結局的基礎,引起了醫學的一次革命。為了實現「醫師是窮人的天然代言人,社會問題應主要由醫師去解決」,1959年起歷任柏林市議會議員至逝世止,推進醫院建制與流行病學研究與防治,1861年為了社會改革發起自由德國進步黨 (Deutschen Fortschrittspartei),成為當時俾斯麥重要的反對政黨。1962至67年任普魯士國家議會議員,在議會總理俾斯麥曾與他一對一對決熱烈辯論,終於實現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水道及下水道,柏林成為歐洲各國競相學習的公共建設的標竿,1866年普奧戰爭與1870/71年普法戰爭間,他投入軍醫行列,組織野戰醫療火車(Lazarettzüge),有效救助前線傷兵,1880-1893年任德意志帝國議會Reichstag議員,更進一步提出「社會醫學」(Sozialmedizin),他注意到疾病並非單純生物性而有其社會性,所以他說:醫學是一門社會科學,而政治只不過是大規模的或更高級的醫學。1869年維周本著古典希臘「無所不曉」的精神(德語Universalgelehrter、 英語Polyhistor或polymath),成立了「人類學、人種學及史前史學會」(Gesellschaft für Anthropologie, Ethnologie und Urgeschichte),起始了考古人類學研究,1879 年與考古學家Schliemann連袂到Hissarlik,1886年籌基金設立了許多博物館,柏林人類學博物館Ethnologisches Museum,鄉土博物Märkisches Provinzialmuseum,民俗博物館Völkerkundemuseum。回顧當年大師維周他不只頭腦過人,工作勤勉幾近狂熱,他以頭顱測量法對抗當年科學法西斯,阿利安人神話,1885年在 Karlsruhe的人類學大會上,他的同僚學者Josef Kollmann發表歐洲各國的人都由不同人種重疊混成,維周也不支持歐洲人種高於其他人種的偏見,1888年參與埃及的考古學挖掘,1892年他被授與 Copley勳章。當年他已成為普魯士-後來德國自然科學的最有權威的人。但大師維周不茍同達爾文「進化論」,也反對自然學家Johann Carl Fuhlrott的尼安德塔人是另一人種的研究[4]。。1902年9月5日因下街道電車時被行進中電車拉扯,跌斷股骨頸而併發症逝世,享年80歲。他把政治改革的思想與醫學相結合,並且倡導醫學教育改革,並且被公認是那個時代醫師的楷模。

醫院感染控制之父

醫院感染控制之父-階梅爾外斯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1818年7月1日 生於匈牙利佩斯一個說德語富商家庭,十子女之老五,1865年8月13日辭世,1837年進維也納大學,1844年畢業,1846年7月1日入局當約翰 可賴恩(Johann Klein)教授助理醫師(Assistentarzt),第1病棟是醫學生的教學重鎮,第2病棟則是助產士的訓練場所,當年該院提供免費醫療給貧戶或私生孕婦或妓女,以訓練年輕醫師與助產士,以致多數產婦寧願在家或街道分娩也怕入住惡名的第1病棟,一些產婦跪地求階梅爾外斯在街道上分娩,以得產婦津貼,他也一一答應,且發現分娩後沒有產褥熱發生,產褥熱流行率在第1病棟逾10%,第2病棟約4%,無辜的生命無助的死去深深地刺進這年輕醫師的心,他先觀察出其他醫師不經心的假說-「擁擠」,卻發現站不住腳,因為第2病棟比第1病棟擁擠,但產褥熱反而少。隔年好友Jakob Kolletschka因為解剖屍體,遭割傷而亡,階梅爾外斯得進入解剖室,發現與產褥熱罹病者、死亡者病理發現一般,他惦記的問題似乎得到解答,他開始建構自己的產褥熱學說,他觀察到醫學生解剖屍體後再接生產婦,把「致病的小分

    回覆 # 1F
    2022-12-07 13:18:21 發表

    it’s awesome articl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https://izmirmerkitevdenevenakliyat.com/

    回覆 # 1F
    2022-12-02 23:53:29 發表

    Some really excellent info, Sword lily I detected this.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