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03 月 08 日

(一)名詞及定義 (Terminology and Definition)

(1)焦慮 (anxiety):內心無以名狀的一種害怕經驗情緒。

(2)焦慮症 (Anxiety Syndrome): 因焦慮而造成身心等各方面異常反應。

(3)精神官能症 (Neuroses):各種「內在」「精神壓力因素」,造成以「焦慮」情緒經驗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病症」,統稱「精神官能症」。

由於各人「應付內在精神壓力」方式不同,因而產生不同類型精神官能症。例如,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歇斯底里性精神官能症。

(4)精神官能症發病原理 (Pathogenesis):

1.內在精神壓力因素:泛指各種壓抑情緒、爭紮、矛盾、挫折、失望、慾念、挑戰、創傷經驗、或身體因素造成神經亢奮等。

2.焦慮及焦慮症:包括,身、心、認知、行為各方面症狀。

3.心理防衛機制:即所謂應付內在壓力各種策略性方式,例如否定作用,潛抑作用,常見於各種官能症,各人更會使用一些特殊慣用心理防衛方式,因而臨床表現病症類型各有不同。

(5)焦慮現象及症狀:

1.生理現象:

心臟血管:心悸、心跳快速、血壓增高、昏厥等。

呼吸系統:呼吸急速、緊迫、淺薄、胸部壓力、如梗在喉、嗆塞感、喘氣等。

神經肌肉:反射增強、驚懼反應、眼皮跳動、失眠、手抖、震顫、不安、頭暈、走來走去、姿態僵硬、臉部緊繃、疲勞、行動笨拙、腿抖動等。

腸胃系統:無胃口、腹部不適、疼痛、噁心、灼燒、拉肚、便、厭食等。

泌尿系統:頻尿、尿急、尿意增加等。

皮膚系統:臉潮紅、手心冒汗、癢、發冷發熱、臉蒼白等。

2.精神現象及症狀:

情緒:緊張、忍耐差、無法放鬆、神經質、害怕、驚嚇、威脅感、驚覺、戰戰競競等。

認知:注意、集中力差、記憶下降、易誤判、偏於主觀、思想中斷、感覺遲鈍、創作力差、生產能力差、意識混亂、驚覺性提高、不客觀、害怕失控、害怕刺激、受傷、死亡等。

行為:不安、緊張、抖動、說話加速、協調差、意外頻仍、退縮、抑制、逃避、過度呼吸等。

(二)各種精神官能病(Various Neurotic Disorders)

(1)一般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1.別名:焦慮性精神官能症、神經質、神經衰弱、簡稱焦慮症。

2.病況特性:通常慢性起病,症狀由少而多。

發病率:一般人口2-5%,男女比5 1/2,發病年齡:18-40(20最多)。對一般日常生活事件,均可引發焦慮症狀。

3.現象及症狀:焦慮症狀各種現象,慢性持久。

(2)畏懼症(Phobic Disorder):

1.別名:畏懼性精神官能症,畏懼性焦慮症。

2.病況特性:初次急性,以後焦慮持續慢性。

好發於各種年齡,害怕對象內容稍為不同,男女比1:2。

對特定物體、情況、處所產生害怕、意欲逃避。

個案人格:膽小、內向、怕羞、依賴,並有創傷性經驗。

3.現象及症狀:

a.處境恐懼:害怕公共場所、空地、也害怕孤立無援、羞態顯露,常自閉在家,小時有分離性恐懼,死亡、創痛經驗,又稱懼曠症。

b.社交恐懼:羞於見人,人多社交地方便逃避,怕人注視,常因怕人面紅耳赤,又名赤顏恐懼。

c.單純性恐懼:害怕某些特定物體,怕剪刀,怕長形物體。

(3)恐懼症(Panic Disorder):

1.病況特性:急性發作、自生、週期性(1-2次/週,每次30分鐘至1小時)

發病率:2-5%一般人口,男女比:1/2,好發於30歲左右。

2.現象及症狀:主要發生心臟、呼吸系統、焦慮症狀,有時併發懼曠症。

(4)強迫症(Obs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1.病況特性:好發於青年,男女比:1/1,社經地位及智力較高,0.03%發病率。持續反覆出現一些無意義,甚或慌謬的思想或行為,個案痛苦難當,起病慢,長程持久,變化波動。

2.現象及症狀:

a.強迫思想:包括疑慮(Doubts)、竭慮(Rumination)、疑問、回憶、對立觀念。

b.強迫行為:包括衝動(Impulse)、計算(Counting)、檢查(Checking)、清潔(Cleaning)、儀式動作(Ritual)等。

(5)創傷性精神官能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1.病況特性:各種歷劫性創傷,造成心理烙印、壓力、不安,以致長期受煎熬。

2.現象及症狀:反覆出現:惡夢、觸景生情、週年性現象、逃避、類似狀況、引發狀況。

3.持續緊張:有如驚弓之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心境。

(6)慮病症(Hypochondriacal Disorder):

1.別名:慮病性精神官能症、疑病症。

2.病況特性:中年(30-40)發病,男女比近似,發病率:1%門診案例,個案對身體或生理現象,或小症狀作「不實重病解釋」造成焦慮恐懼。

人格:強迫性格,求全、重細節、固執、主觀、吝嗇、謹慎、小心、且易受暗示,常接觸醫療及醫護人員不當暗示,頑固難治。

3.現象及症狀:多樣症狀,主要在軀幹部位,陳述模糊過細、異常關心、對醫療、反覆檢查、主觀強烈、不信任醫療、干擾日常人格功能。

(7)憂鬱性精神官能症(Depressive Neurosis):

1.別名:抑鬱症(Dysthymic Disorder)

2.病況特性:國外診斷較多、慢性、持續低調。

發病:成年、女較男性多、發病率:5-10%門診案例。

個性較負面、不開朗、多慮、多愁善感、依賴性、高稍有壓力即現病狀。

3.現象及症狀:苦惱、發愁、沮喪、悲觀、傷感、悶悶不樂、無興緻樂趣、逃避、自貶、自憐、情緒不穩。

(8)歇斯底里性精神官能症(Hysterical Neurosis):

1.別名:協識脫離、轉化症(Conversion)、解離症(Dissociation)等。

2.病況特性:急性發作、來得急,去得快、反覆出現、預後良好、少有長程持續,青壯年,女性遠多於男性。

對特定「創痛性精神刺激」,作出「情緒化」精神,神經和身體功能異常反應,自我暗示及心理作祟性較強。

初發原因明顯,再發心理意味及意義較濃,無明顯病因。

個案人格:竭斯底里性人格、情緒強烈多變、行為誇張顯示、戲劇、化富個人色彩幻想、幼稚、戲弄、挑逗、誘惑、暗中作祟、任性、惹人注目、自利自益。

3.現象及症狀:

a.精神:包括情緒暴發、意迷懞、昏睡、失憶、人格變換、假性癡呆:

情緒暴發:哭鬧不休、要死要活、轉變快、事後冷淡、渾然不覺。

迷懞:懵懂、不知、不全、反應遲鈍、記憶。

昏睡:臥床、木納、不動、閉目、扺抗。

失憶:或局部、全部、對己、對人、急發。

人格變換:新身份、迷失、遊走、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