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退休後沒多久,人就變得怪怪的。太太跟女兒說,你爸說的話愈來愈少,都不知他在想什麼。不過子女都想這是退休後遺症,總會過去的,所以大家都不是很在意這件事。

約 1 年多後,女兒回家發現爸爸不是不愛說話,而是話很多但都不太了解他在說什麼,都要找老媽翻譯,很多時候媽媽也不知他的意思,就用猜的,但老媽覺得這總比他悶不吭聲好得多。幾個月後,媽媽突然跟兒子說,她要自己去住養老院,因為爸爸一天到晚懷疑她「討客兄」,而且常常罵她,用詞一次比一次兇狠。

兒子不知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他先安撫媽媽,說會勸老爸,並把老爸接到家裡住,看兩人分開一下會不會好些。和老爸同住後,兒子很快發現爸爸問題不只是多疑,還很混亂,他總是搞不清時間和地點,而且剛吃完飯就會找東西吃,很多現象顯示老爸可能有失智問題,上網查了後決定帶老爸去看醫生。

張先生 70 歲不到,也難怪家人沒有懷疑他是失智,尤其本來同住的太太對於很多他的健忘習慣已習以為常,比較不會朝「有病」上去想,若不是兒子有長時間觀察的機會可能也不會發現。而確定診斷後不是結束,家人必須共同找出一個照顧模式來,但首先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要怎麼跟老爸說。

張太太才 60 出頭,身體還算不錯,所以兒女決定先去申請外籍看護工來住在家裡,但單是這件事就讓張先生罵了很久,他不覺得自己需要被照顧,更不認為自己有病,花錢請個人來住在家裡,完全沒有必要。後來還是兒子以看護是為了看他的小孩為由才同意了。

張先生的情況愈來愈嚴重,他日夜顛倒,疑心加上幻想,每天都給太太帶來不同的麻煩,兒子女兒都不同住,沒法子了解照顧者的痛苦和無奈,印尼來的外籍看護雖會說些簡單的國語,但很多事都還是要她親自動手,她有次忍不住向主治醫生抱怨先生這種難以理喻的情況,醫生於是再開了一種精神方面的藥物,告訴太太如果病人肯吃就讓他服用,會讓他情緒穩定下來。

加上這個藥後,張先生的情緒果然不再似以往那麼容易生氣,人變得安靜下來了,不過,健忘的情況還是依舊,只是不再像過去會罵人摔東西。張太太覺得這樣壓力小多了,偶而還會和朋友出去下午茶一下透透心,對於未來張先生會變成如何,她完全沒概念,也不知該如何面對,只有過一天算一天了。

(圖片來源:Scott Smith (SRisonS) via photopin cc

失智症無藥可治,病人病情只會一天天惡化,這種病人的照顧家人,可能多有如張太太的心情,可是這種無奈就如同其他問題一樣,既然碰上了就只有承擔一途,這也是為什麼先進國家多在老年失智這一塊,除了在治療上投入大量研究之外,在教育以及社會支持部分投入的資源也頗為可觀。台灣相對而言屬起步階段,但台灣人家族結構相對完整,如張家子女還是可以在照顧工作上幫很大的忙。

與家人對話,是最好的刺激

林太太的情況和張先生就完全不同了。她先生過世得早,雖和兒子一家四口同住,但平日本就沈默寡言,上了年紀後更是常常待在自己房內。林先生是在媽媽常會對她抱怨今天一天都沒有吃東西後才覺有異,她話多了起來,還會下樓去找人聊天,但很多話顛三倒四的。

家中的歐巴桑每 2 天來家裡打掃,有天她告訴太太,老太太會尿床,而且櫃子裡放了很多衛生紙,行為舉止怪怪的。老太太也開始向兒子告這個歐巴桑的狀,說她會偷她衣服和皮包。她的表達能力完全沒有問題,必須是家人才會知道她所說的內容是不對的,這樣的指控讓在家中做了很多年的歐巴桑都要辭職了,大家就以「不要和阿嬤一般見識,她生病了」來相互安慰。

失智的人在言語能力上多半會有改變,大部分人是和個性改變相關的,有的人變得活潑多話,但也有的反而把自己關閉起來,重點是照顧的人要知道病人本來的習慣,專業的照顧人員在這方面有時不如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家人清楚,因此,讓家人接受一些照顧的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基本上,有家人和病人每天對話,是最佳刺激,因此,病人在安養中心或許有最好的照顧人員,但很多時候他們是自己在房內,有時是一堆病人一起活動,這種刺激是不足的,如果可能的話,居家照顧還是最理想的。

(圖片來源:Malingering via photopin cc

對話的技巧

如何和失智病人談話?

一、對於一再重覆的問題或話題

不要跟他說:「這跟你說過很多次了」或「你問過很多次了」,因為病人不會記得;也不要不回應,要如同你回答一般人的一般問題一樣。如果真的不想回答這件事,那就轉移話題,否則若保持沈默的話,病人會生氣認為你不理他,可能還會引發病人的情緒反應。

二、談過去的事

可以和病人談他年輕時或是小時候的事,但你就當個忠實的聽眾就好,病人回憶的事不見得是正確的,很可能是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不必當真,把這個過程當作保持他和外界接觸的一個方式,而不是想替他寫回憶錄。

三、選擇他高興的事來談或做

病人記得什麼,沒有人知道,但做為照顧者總可以知道最讓他開心的人或事是什麼,就找這些事來做話題,如果他喜歡畫畫,但生病後沒辦法畫了,就和他談些以前畫畫時開心的人或事。但是不是真的再畫,可能要視情況而定,因有時真讓他們畫,反而會引起負面反應。

四、不要訂目標

所有的談話或是活動,都是以讓病人保持活動為目的,所以不必訂目標,因為一旦定了就會對病人造成壓力,反而會有反效果。如前面提到的畫畫,不要要求他真的畫成一幅畫,讓他打球,重點在打球這件事,絕不是在技巧上要達成什麼目標,和他一起拼圖,更不必達成使命,重點在於讓他有事做,而不一定要求他做完。把握同樣的原則在言語的溝通上,鼓勵他說話就好,內容還在其次。

    回覆 # 1F
    2023-03-25 18:54:50 發表

    I very delighted to find this internet site on bing, just what I was searching for as well saved to fav bwf tv live stream

    回覆 # 1F
    2022-12-09 06:12:45 發表

    Thank you for great content.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回覆 # 1F
    2022-12-07 17:24:03 發表

    it’s awesome articl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https://izmirmerkitevdenevenakliyat.com/

    回覆 # 1F
    2022-12-04 01:14:29 發表

    Very nice blog post. I definitely love this site. Stick with it!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