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會比其他人做更多善事嗎?過去以來心理學家陸續有在研究此一議題,不過都是一些諸如填問卷等相對限制很大的實驗。最近一份刊登在「科學」雜誌的研究,則是以追蹤受試者日常生活為主的實驗,以較為開放的方式瞭解人們思想與行動間的差別,結果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並不比沒有信仰的人更有善心。
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心理學家 Jonathan Haidt 表示,過去有許多針對類似主題的研究發表,其研究方法包括玩遊戲時企圖引誘受試者欺騙他人,或是依自身的想法解讀一些道德情境。「科學」雜誌 2008 年刊登的一項研究指出,信徒們只有在面對跟自己同屬於一個宗教團體中的人,才會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展現出更多道德情操,這樣做符合宗教的一個目的:凝聚社會向心力。
不過這些受到較高標準進行控制的「實驗室」研究並無法提供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或是釐清想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因此紐澤西州聖彼得大學道德心理學家 Daniel Wisneski 就設計了一項實驗,從 Facebook、推特等社群平台,以樂透抽獎送 iPod 為名,找來 1,252 名年齡介於 18 至 68 歲的受試者。受試者要下載一個手機 APP,接著研究團隊會在每天早上九時到晚上九時,一天五次發送訊息通知,鼓勵受試者以匿名的方式打開一個網頁連結,並且填上過去一小時內他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或是親自動手做的一些道德或不道德的事,同時還要為這些事件對自己的心情影響程度加以評分。
在三天的實驗中團隊總計收到 13,240 份報告,發現在實驗開始前不管說自己有沒有宗教信仰,他們在行為上的表現都是一樣,道德與不道德的比例相當。這些行為有的讓團隊很傻眼,例如買春、雇人去殺郊外無害的麝鼠,也有讓團隊感到沮喪的行為,但 Winneski 說也有讓他感到溫暖的內容,例如有人送三明治給無家可歸的人,或是聽到動保團體救出從未見過陽光與綠草地的小獵犬。
沒有參與研究的哈佛大學道德心理學家 Fiery Cushman 認為,這項實驗仍然有一個弱點,就是人們依然會美化自己的行為。不過實驗同樣也能印證一個之前研究就知道的現象,就是當你成為別人做好事而受惠的對象時,自己也會受到激勵而跟著做些好事,這就是所謂的「道德傳染」(moral contagion)。
(圖片來源:© moodboard/Corbis)
相關資訊
I think the admin of this site is really working hard for his website since here every stuff is quality based data. https://farmasiucretsizuyelik.com/
very satisfying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thank you very much.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live/
Superb post however I was wanting to know if you could write a litte more on this topic? I’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elaborate a little bit more. https://merkitevdeneve.com/Karsiyaka-Evden-Eve-Nakliyat
Thank you for great information.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Superb post however I was wanting to know if you could write a litte more on this topic? I’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could elaborate a little bit more.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