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0 月 14 日 , ,

雖然日前奈及利亞一名入境台灣旅客因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後又被排除的事件,引起台灣民眾一陣子緊張,不過就人數來看,同樣有類似感冒症狀難以辨認的瘧疾,今 (2014) 年以來已入境台灣 15 人,包括目前是伊波拉感染區域的西非國家也有瘧疾,因此害怕伊波拉也不要忘了還有蚊子叮咬染病的瘧疾。

疾管署公布今 (2014) 年截至 10 月 13 日止,累計 15 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感染來源分別為布吉納法索3例,象牙海岸、馬拉威、奈及利亞及印度各2例,肯亞、衣索比亞、加彭及迦納各 1 例,其中包括國人前往上述流行地區旅遊或工作,或為來自上述國家之交換學生。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經商或旅遊,或外籍朋友返鄉探親時,應慎防蚊蟲叮咬,外出時盡量著長袖長褲,並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之防蚊藥劑,加強個人防蚊措施,避免感染瘧疾。

我國目前為瘧疾根除地區,數十年來每年平均約有 10 至 30 例境外移入病例。雖然我國非瘧疾流行地區,惟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及花蓮縣等5縣市共29個鄉鎮有傳播瘧疾的矮小瘧蚊分布,仍有機會發生本土疫情,民眾須注意防範。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感染瘧疾人數高達 2.07 億人口,死亡人數約 62.7 萬人,主要為非洲兒童。最嚴重的流行地區包括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東南亞、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等。

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之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其中間日瘧及卵型瘧兩種原蟲有可能潛藏在肝臟內達數月至數年之久。大多數人感染後,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早期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主要為發燒,也可能出現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等症狀,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寒顫(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疾管署呼籲,民眾若欲前往瘧疾流行地區,需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出國前一個月,可先前往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感染風險,並依醫囑服用瘧疾預防藥物,旅遊期間或返國後,如果出現間歇性發熱、發冷等疑似瘧疾症狀時應迅速就醫,同時告訴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供診斷與治療參考,以保障自身及家人之健康。相關資訊請參閱疾管署瘧疾專頁或撥打國內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