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1 月 17 日 ,

很多人也許知道腦中風後有三個月的黃金恢復期,但台灣現有醫療制度,對於復健缺乏健全的制度,或是復健的場所離家太遠,影響病患的意願,不過從 2014 年初「急性後期照護」試辦至今成效良好,一千多位收治病患有 86% 恢復了自理生活的功能,再入院率下降了四成三,死亡率下降七成四,更重要的是離家更近。

病患出院時比入院還遭

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過去醫院重視的是急症的治療,治好後就讓病人出院,卻不去管病人出院後的情況,而事實上,病患如果出院後照顧不周,結果變成生活失能的狀態,比起具有多重疾病在身其實有更高的死亡風險。

他以英國為例,指出英國 1990 年代做過一項調查,發現無論急性病床數與住院天數等都緩步減少,看起來病人更健康了,但仔細深究卻發現,多數病人卻因為出院後失能,只好搬到照顧失能者的長照機構去,醫院可以說忽略了病人出院時生活功能、營養情形比入院前差的現象。

台灣試辦 PAC 成效良好

中央健保署主任秘書蔡淑鈴根據 2014 年至 10 月為止的資料指出,「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 PAC) 試辦 99 家醫院共收治了 1,164 人,巴氏量表分數平均為 39.1 分,屬於中重度功能障礙,82% 病患必須依賴他人才能生活;結案的結果顯示,86% 病患的功能改善有明顯進步,其中有 62% 透過門診追蹤,20% 則是居家自行復建,巴氏量表平均分數上升到 63.7 分。出院後 30 天的再住院率 PAC 組與對照組分別為 16.95% 與 29.8%,死亡率則為 0.68% 與 2.57%的差別。

然而,收案數並不如預期,她表示歸納原因應該包括部份病患由大型醫院的復健科自行吸收,故未列入 PAC 計畫;急性治療後下轉到區域或地區醫院,彼此之間溝通與資訊系統建置不良,而部份病患與家屬對於下轉 PAC 的醫院沒有信心也是一個因素。

針對有大型醫療院所反應院內的復健科並不在 PAC 架構中,蔡淑鈴認為大型醫療院所在 PAC 中扮演的是領導者的角色,同時 PAC 針對的是急性後期中度失能的病患,大型醫院的復健科應該要專注於重度失能病患,這也是只有大型醫院才有能力顧及的部份,而 PAC 集合各方資源統合照顧病患,大型醫院如果要自己做,相對來講資源卻是不足的;更重要的是對偏遠地區病患,希望能夠離家近一些,而 PAC 下轉的醫院都是各縣市的醫院。

蔡淑鈴表示,第一階段以腦中風項目先行試辦,迄今還不滿一年,重點在建立腦中風病人的 PAC 模式,並發展跨院垂直整合轉銜機制。第二階段將逐步擴及所有急性期後的失能病人,不過目前並沒有時間表。醫務管理組長林阿明補充,台灣因為腦中風案例較多,醫院此類病床較擠,中風的復原情形往往也不錯,所以挑選它先行,未來也是秉持「個案多」「復建潛能較大」的原則逐步擴展,例如腦脊椎損傷、膝關節與髖關節復健等,推動時程可能落在明年,但還要與醫界共同討論才能確定。

(圖片來源:© Beau Lark/Corb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