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05 月 15 日 , ,

李家的娃娃,四個月大,最近一週以來食慾變得很差。本來每次喝180CC,現在100CC都不到。只有想睡的時候,勉強餵到以前的水準。孩子活力正常,也沒生病,怎麼回事呢?

您家的小寶貝也有厭奶的困擾嗎?在小兒腸胃科門診裡,上述的例子屢見不鮮,家有厭奶兒,是父母的夢饜,因為每天不只煩三餐,嬰兒一天吃六頓奶,就要操心六次,弄得神經緊繃,挫折感很重。

寶寶為什麼會厭奶呢?就像「斯斯有兩種」,厭奶的原因也有兩種。一是生理性厭奶。二是病理性厭奶。關於這兩種情況的臨床特徵和父母的應對方法,詳細說明如下。

一、生理性厭奶

正常的新生兒,在剛出生的前兩個月,吃奶通常很專注。餓了就哭飽了就睡,體重快速增加。父母看著心愛的寶貝像吹氣球似的一眠大一寸,真有成就感!

誰知到了三個月大之後,大部分的寶寶開始不再一鼓作氣的吃奶,而是吃吃停停,有時還唧唧咕咕發出聲音。更有一些好奇寶寶,只要周遭有聲響、有人走動,就停止吸奶,顯然其他事情對它說來,比吃奶有趣多了。

因此醫學上稱四至五個月的寶寶,這種暫時的厭奶狀況為「生理性厭食期」。它的特徵是孩子正常發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暫時減少,但還保持每天每公斤體重100以上,通常一個月左右就自然恢復食慾。

父母面對生理性厭食期的寶寶,最好選擇比較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來餵奶,以免它分心。如果孩子表現出拒絕奶瓶的樣子,就不要強逼他就範,否則寶寶可能更厭惡奶瓶,甚至嘔吐、哭鬧。根據經驗,寶寶在半睡半醒之間,最容易餵得快又多,父母不妨順勢而為。

同時,把握孩子對牛奶以外的食品產生好奇心的時機,開始添加副食品,正好補充缺少的熱量和營養。許多寶寶覺得湯匙新鮮有趣,可以將其中二餐牛奶換成奶麥糊用湯匙餵他。市面上有各種品牌的嬰兒食品,罐上會註明適用的年齡,作為點心,使用方便。如果擔心寶寶進食量不夠,補充維它命滴劑也有幫助。

有些寶寶厭奶期持續太久,就不能單純的等待他自然恢復。因為人體的胃是個彈性的袋子,經常不去撐它,就漸漸習慣不覺得餓。有些孩子起初是生理性厭食,漸漸體重不再適度增加,在生長曲線表上,體重百分位下降兩個曲線,或落後到第三百分位以下,稱為「生長遲緩」,已經算是病理性厭食,必需由醫師評估,並積極補充營養。

二、病理性厭奶

我們常說主婦開門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嬰兒的生活型態,則是「吃喝拉撒睡動玩」。一個孩子如果健康出了問題,就會影響這七件事,表現出吃得少、睡不好、活力差。厭奶就是一個經常伴隨急、慢性疾病的徵兆。

慢性疾病

先天性心臟病、代謝性疾病及腫瘤,長期消耗較多熱量,但患者卻因貧血或血氧不足而食慾減低,這樣的嬰兒不能訴說哪裡不舒服,父母所能觀察到的就是臉色不好、活力減低、食慾不振。這些孩子需要長期的醫療照顧,不只針對潛在的疾病,也要提升營養才能正常發育。

急性感染

急性咽喉炎、鵝口瘡,造成口腔疼痛,使寶寶食量突然變少。急性呼吸道感染,導致鼻塞,寶寶吸奶時無法換氣,也會厭奶。還有急性腸胃炎,尿路感染造成腹痛、發燒,孩子會哭鬧不安。

敗血症

最嚴重的厭奶狀況,是敗血症的嬰兒。人體在兩歲之前,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任何一個部位的感染,例如肺部、中耳或腎臟,由於白血球把關不嚴,無法將細菌局限在原發部位,細菌可能藉血液循環擴散出去,併發全身性的感染,稱為敗血症。

這時孩子會煩躁不安,或昏昏欲睡,不愛活動、呼吸急促或喘息,體溫可能發燒也可能反而低於正常、奶量銳減或嘔吐、腹脹。

三、結語

胃口不好是許多嬰兒都曾經有過的現象。如果是生理性厭奶,孩子的活動力和發育正常,且時間不超過兩個月,可以等它自然度過,無需憂慮。反之厭食期拖得太長,體重增長曲線下滑時,則需找醫師評估,並給予整腸藥及開胃藥來調整腸胃功能並促進食慾。對於病理性厭食不能等閒視之。父母觀察寶寶除了厭食以外,若有腹脹、嘔吐、發燒或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情況,應該立即就醫,不可輕忽。

本文授權自書田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