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常活動時感覺喘或疲倦,或者下肢出現水腫的現象,要小心心臟可能出問題,有心臟衰竭的情形。要趕快就醫,讓醫師加以診治,以免病情惡化。
很多疾病都與心臟衰竭的發生有關,如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脂—-等。其中高血壓佔很大的原因,很多人在心衰竭發生之前都有高血壓。隨著年紀增加,上述等疾病發生率上升。經由定期量血壓、抽血檢驗、心電圖檢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不但疾病本身得到控制,也可減少心臟結構發生改變,進而降低心臟衰竭的發生。相反的,症狀都已出現,還不積極治療,心衰竭繼續進行,不但治療效果不好,住院機會增加且預後不佳。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發生問題,無法輸出足夠的血量,供應身體各部份組織器官的需要。其常以下列方式呈現:
一、運動耐受力降低,比平常少的運動量或日常活動,即出現喘或疲倦的現象,嚴重者休息也會有症狀。
二、體液滯留如下肢出現水腫,甚至腹部或肺水腫。也有患者是因其它疾病接受檢查時發現心臟功能已受損會或心臟擴大。 當已出現心臟衰竭症狀時,一定要請醫師加以診斷。其診斷並不困難,經由臨床症狀,配合心電圖、胸部X光、心臟超音波檢查,很多都可以診斷的。
但這樣是不夠的,還必須瞭解是否有心臟衰竭的相關危險成因。一般血液、生化、尿液、電解質及甲狀腺功能檢驗都需列入考量。當發現有其他疾病時,須一併治療才可達到較好的療效。
高血壓是發生心臟衰竭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在心臟衰竭前都有高血壓的現象。控制不良的高血壓更與心臟衰竭的發生有密切關係。相對的,良好的血壓控制可以減少臟衰竭的發生。目前高血壓的治療很多未達到標準,如能再降低些血壓,讓血壓控制更好些,相信對心臟衰竭防治是有幫助的。
冠狀動脈疾病也是心衰竭的主因之一,經由病史、心電圖及壓力檢查可加以評估。當兩者併存時,葯物治療時需一起考量。若出現明顯心絞痛症狀或缺氧時,心臟血管檢查來瞭解冠狀動脈實際狹窄的程度,做為進一步治療的參考也是需要的。
二尖瓣或主動脈瓣可以發生狹窄或或閉鎖不全,當病變持續進行會造成心臟肥大、擴大,時間久了也會發生心臟衰竭。當心瓣膜有了問題,一定要遵照醫囑,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切莫掉以輕心,病情持續惡化而不自知。當嚴重狹窄或或閉鎖不全出現症狀如心衰竭、心絞痛或心臟功能異常時,需考慮接受瓣膜修補或置換之外科手術,對心臟衰竭的防治也有幫助。
糖尿病、代謝症侯群、高血脂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也與心臟衰竭的發生有關係,良好飲食控制及藥物治療雙管齊下,疾病本身得到良好控制,心衰竭也較不易發生。 隨著年紀增加及相關疾病進行,心臟衰竭發生率增加也較易進行。定期身體檢查,早期發現心臟衰竭的相關危險成因,積極加以治療,可以減少心臟衰竭的發生。即使症狀已發生也不必慌張,遵照醫囑按時服藥,相信可以有不錯的療效。切莫掉以輕心,不好好治療,心臟衰竭不斷進行惡化,終至頑固難治。
本文授權自書田診所。
延伸閱讀
Great post Thank you.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live/
Great post Thank you.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https://merkitevdeneve.com/Kemalpasa-Evden-Eve-Nakliyat
it’s awesome articl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I appreciate you sharing this blog.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read more. Really Great. https://izmirmerkitevdenevenakliyat.com/
very satisfying in terms of information thank you very much.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