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20歲配戴近視眼鏡的男性前來本院門診,主訴最近3個月配載眼鏡有間歇性頭痛,因而看不清楚,欲更換眼鏡。經視力檢查,兩眼的度數與眼鏡相符合,矯正後最佳視力可達1.0,前眼部亦無其他異常。但作眼底檢查,發覺兩眼視神經盤有輕微水腫。
進一步抽血、螢光眼底攝影、視野檢查以及核磁共振掃描,並會診神經內科醫師,發覺其腦脊髓液組成正常,但顱內壓超過250mm水柱高,而發現這類少見的特異性顱內壓增高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經過藥物控制,降低顱內壓,其視力與頭痛症狀均獲緩解,目前仍持續門診追蹤治療。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此類特異性顱內壓增高症的病人,以肥胖年輕女性為主,發生在男性較少,約每10萬人中有一人,症狀以頭痛、眼痛,短暫視力障礙為主,其原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
診斷上須排除腦瘤、靜脈竇栓塞……等特定疾病,且神經造影檢查正常,腦脊髓液正常,但有顱內壓升高的現象。治療上以藥物控制為主,若有明顯視力逐漸喪失,則應儘快手術降低顱內壓。
由於眼球與視神經本身便是頭部的一部份,再加上頭顱內外的痛覺神經,與支配眼部的痛覺神經,主要同屬於三叉神經的分枝。因此,眼疾可能擴散成為頭痛,頭痛也可能誤為眼疾。
臨床上,由於眼球本身構造允許光線進入,眼科醫師較易「親眼目睹」眼疾的所在位置。頭痛則「深藏不露」在頭顱內,病因只能靠儀器間接看到,診斷上常更費功夫。
所以,一些頭痛的病人,若不是腫瘤、偏頭痛、顱內出血或缺血……等引起,通常由神經內科醫師診查後,會考慮會診眼科、耳鼻喉科、牙科或精神科等醫師,找出其他可能引起患者頭痛的原因。
臨床上,一般常見與頭痛有關的眼疾及特點,包括:
(1)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眼):可因眼鏡度數不合或用眼過度引起,通常休息之後可恢復,必要時應更換合適的眼鏡。
(2)前眼部炎症或感染:如虹彩炎、角膜潰瘍,常併有厲害的紅眼、刺痛、畏光。少數敏感的人,也可因結膜炎引起頭痛。
(3)急性青光眼:乃眼壓過高引起,會有角膜水腫、視力模糊,甚至噁心嘔吐。另須注意的是,慢性青光眼患者,通常不會痛,反而不易察覺,但視神經卻逐漸被破壞,更要小心。
(4)後眼窩疾病:若有視力障礙、突眼等,要提高警覺。如視神經炎、眼窩腫痛……等。由於引起的症狀千變萬化,常需要各類儀器進一步檢查。
(5)眼部手術後:因各類手術而異,一般而言若無感染及併發症發生,會隨著時間及藥物使用,而逐漸不痛。
Wonderful post! We will be linking to this great article on our site. Keep up the great writing. cricfreetv
As I website owner I believe the content material here is really good , appreciate it for your efforts.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live/
Some really excellent info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Great website. Lots of useful information her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