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03 月 08 日

嬰兒室是醫院裡充滿最多期待與喜悅的空間。我的小兒科醫師訓練是在台北榮總完成的,那裡的嬰兒室建築十分特別。它是一個半球體,室內沿著圓周用半牆隔成弧形的小區,嬰兒各別躺在自己的嬰兒車,被安置在小區中,醫護人員從球體中央的護理站可以一覽無遺地觀看並且聽到所有嬰兒的動靜和聲響。我的職責要為每一個新生兒做身體檢查,並向父母說明狀況。

嬰兒室的經驗,總是帶給我許多感觸和想像。那一排排的嬰兒車承載著天真的、猶如外星訪客般的它們,在這飛碟般的半球體裡。它們看起來似乎都一樣,餓了哭、飽了睡,此外什麼都不會。是這樣嗎?它如何感受、思考、逐漸變化成長?

一會兒有父母來探視他們的寶寶。尖鼻子的爸爸指著尖鼻子寶寶,示意那是他的娃娃;翹下巴的媽媽充滿愛意的抱起翹下巴的小不點哺乳。遺傳的印記,有時如此明顯地令人驚訝!

當我信步在嬰兒之間梭巡,小床上甜美安詳,心滿意足的天使,將長成什麼樣的人格?它們之中可能有博愛無私的史懷哲,也可能有冷血憤世的殺手;可能有聰明的牛頓,也可能有愚魯的鈍牛。它們到底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故,轉到不同的方向?

這些疑惑,存在每一個關心「人怎樣成為自己」這個問題的人們心中,想求解答,最好的方法是從起點開始,看看嬰兒研究為我們揭露什麼事實。

自亞里斯多德以來,哲學家就不斷辨論人的心智是如何形成的。經驗學派認為,嬰兒是一張白紙,天賦學派卻不同意。儘管兩派學者各有其擁護者,但是他們大都龐徵博引,從來沒有人系統性地的尋求證據,去問問他們爭論的主角—那個似懂非懂的嬰兒,它要投誰一票。

直到皮亞傑出場。1920年代,瑞士的生物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和他的夫人(心理學家)共同觀察記錄他們三個子女生活和行為,用無比的耐心與敏銳,一如他研究自然生物般嚴謹客觀、不厭其煩的定時筆記,歸納整理出他對兒童心智發展與學習的觀點。他的認知發展論(Cognitive theory of development)深深影響20世紀的兒童心理學和幼兒教育決策。

然而皮亞傑的觀察只能侷限於表現出來的行為,以致他認為一歲以下沒有行為能力的嬰兒心智亦如是。由行為模式推斷心智活動,恰似以果論因,難免有失誤。最近30年來,由於實驗工具和研究方法的改進,實驗心裡學家和計算科學家,用錄影帶和數據,證明一歲以下手腳配合不成熟,無法按鈕作答的嬰兒,可以藉他們的吸吮行為和視覺偏好來表達意見。從此新生兒白紙說不攻自破,嬰兒的心智活動和潛在能力,實際上遠超出人們以往的假設。

更突破的進展才剛剛發生在最近10年內。利用腦波圖(EEG)、腦磁圖(MEG),讓嬰兒戴上200個電極的頭罩,可以記錄大腦活動。此外,同步顯示大腦結構功能的正子放射斷層掃描(PET)和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讓線上作業的腦區現形。當受測者計算、說話或焦慮時,參與活動的大腦皮層就亮起來,智能運作從此無所遁形。

神經科學家有了這些革命性的工具,對於大腦這莫測高深的靈魂主宰,得以定時追蹤,持續監視。可以想見,在未來數十年內,他們最有機會解答「人怎樣成為自己」,這爭論千年的問題。

本書作者(Lise ELiot)博士,幸運地站在這樣的位置。她是一位傑出的神經科學家,也是三位孩子的母親,在這部書裡將兩個角色融合相乘,舖陳出既精密又淺顯易懂的先進嬰兒研究成果。從專業角度來看,包括教育規劃者、老師、醫師、難得找到這樣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應用神經學參考書。它讓我們瞭解嬰兒何時可以吸收何種資訊,幫助我們設計出實用的啟發教育。這本書更值得父母收藏並隨時查閱。不管孩子多大,瞭解它們發展的根源和大腦關鍵時期的演變,可能提供反省和補足的教養機會。如果孩子在五歲以下,或尚未出生,那就更幸運了。正確的知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嘗試錯誤和誤導。父母不妨觀察自己孩子的生長歷程與本書印證對照,將它記錄下來,作為孩子獨一無二的心智成長故事集。

這本書最令我感到興趣的部份,是它從腦神經結構和各種感覺的發展順序來探討男女差異。嬰兒性別不必打開尿布,只需透視腦部就能區分,豈不令人稱奇!自從西蒙、波娃在20世紀中期寫出「第二性」,嘗試以哲學、社會學、生物學的各種觀點論述男女差異,是後天影響多於先天命定,開闢了新鮮的性別書寫範疇。本書提出證據,跨越神經學、心理學、醫學、社會學,深思而有啟發性,相當有說服力。

有趣的是,女人孕育嬰兒,女性學者也孕育了嬰兒學。幾百年來,孩子是婦女領域的一部份,對嚴肅的科學來說,是毫無價值的,以致研究嬰幼兒的發展心裡學,始終徘徊在邊陲地帶。直到最近30年來,女性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神經科學家、醫師,用她們敏銳細心的觀察和長期陪伴幼兒成長的經驗,提出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嬰兒研究才被重視並蓬勃起來。因此本書作者以她作為女性神經科學家的身份現身說法來撰寫這個議題,特別具有意義。

她從神經解剖學所見,男孩右腦比左腦半球重,而女孩左右對稱,來解釋男性空間感優於女性,因為主司空間智慧的運作中心在右腦。但是女孩兩腦半球間的連結組織比男孩厚實而有效率,所以需要雙腦半球同步參與的語言能力,女孩優於男孩。甚至嗅覺、視覺、情緒、社會化能力,都能在腦部結構中,見證男女有別。當然這些差異只是平均值,在各別族群中,必有某種知覺卓越者,超過平均差異,不宜武斷地一概而論。

儘管結構與功能都顯示出性別差異,作者仍然十分客觀的檢討,這些差異可能由基因、荷爾蒙、教養方式、社會文化互相為用而形成,所以不能解答男女腦部差異是否天生如此或後天影響。因為人腦是動態進化,不斷與環境互動的有機體。神經連結受到特定刺激而成長或修剪,它的可塑性和潛能如此之大,「人格如何形成」「男女如何有別」都不是遺傳論或環境論可以涵蓋的。正是這樣,大腦的變化伴隨嬰兒成長才令我們充滿驚歎。

市面上關於嬰幼兒教養和啟發智能的書籍、教材、玩具琳琅滿目,幼兒教室、才藝班到處林立。父母都希望下一代更強,面對「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商業攻勢不免心焦。拋開那些七嘴八舌的道聽塗說吧!讓我們看看經過實驗剖析的科學

    回覆 # 1F
    2023-03-24 20:52:28 發表

    Great website. Lots of useful information here. I look forward to the continuation. stream live horse racing

    回覆 # 1F
    2023-01-14 23:23:54 發表

    Definitely what a great blog and instructive posts I definitely will bookmark your site.All the Best! https://farmasiucretsizuyelik.com/

    回覆 # 1F
    2022-12-24 11:05:53 發表

    But wanna say that this really is quite helpful , Thanks for taking your time to write this.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live/

    回覆 # 1F
    2022-12-08 18:19:23 發表

    This post post made me think. I will write something about this on my blog. Have a nice day!!

    回覆 # 1F
    2022-12-07 12:58:59 發表

    Greetings! Very helpful advice in this particular article! It is the little changes which will make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s. Thanks a lot for sharing! https://izmirmerkitevdenevenakliyat.com/

    回覆 # 1F
    2022-12-02 23:24:31 發表

    Definitely, what a great blog and instructive posts, I definitely will bookmark your site.All the Best!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