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03 月 08 日

前幾年,股市狂飆時,人手一機大哥大,為的就是搶時間。當時門診時間常常因此而受到無謂的干擾。記得,一位中年婦女,帶著小朋友來看診,初次見面時這位母親的態度很好。不過在一次複診時,這位媽媽當場手中拿著大哥大手機,不停的聯絡股市的交易,一旁發燒不舒服的小孩,輕聲的叫著媽媽,媽媽沒理,孩子再次叫喚並用手輕輕拉著媽媽的衣角,沒想到這時媽媽卻飛快提起了手,一巴掌狠狠的打在那小孩的臉上。這小孩哭也不敢哭的低著頭,不發一語。等到看診的時候,這位媽媽手中仍然拿著大哥大手機,還在聯絡交易,絲毫不為剛剛的行為的所影響。

看診的當中,她告訴我:「家中的小孩,每個都很乖,讀書也都不用耽心,較大的幾個兒子每次模擬考,幾乎都是九十九點九九,只有這個小的,每次生病都是發高燒不退,而且都弄到必需住院才會改善,最煩了。」她還說:「陳醫師,妳就用最好的藥,最快速的特效藥給他,免得,我還要跑大醫院。」

我看著那小病人,一臉無辜的眼神。想必在家中一定是沒有發言權,一切祇有服從與遵照指示而已。而這位媽媽,對於小孩生病一事,似乎是醫生的事,一切就交給醫師負責。如果萬一小孩高燒不退或未能如期的痊癒,她就認為是醫師的錯。

除了這位媽媽讓我印象猶深外,還有一位媽媽也是。記得她第一次帶著寶寶來診時,我問她:「寶寶怎麼了?」她一副無表情的回答:「妳說啊!妳看啊!妳是醫師,妳說啊!」當時的我真是給愣住了,不知如何再說下去,只得將寶寶檢查一番,然後問媽媽確定是不是有出現我描述的症狀。一診看下來,打啞謎般劃下了句點,卻也在腦海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

醫師與病人及家屬間的互動關係,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漸漸受到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不完全了解的情況下,語言、表情與態度是最重要的方式,缺一不可。尤其是看診時,短短的幾分鐘的相處時間,如果沒有建立好彼此之間的友好關係,雖然只是診療一個生病的小寶寶,卻往往牽涉到醫師與家人的情緒與緊張關係。

一般,四個月的寶寶已經會認人,六個月大時對陌生人會有害怕的傾向。所以,在看診當時,寶寶往往因為對醫護人員的不熟悉感,無法乖乖配合醫師的診察,這也難怪在小兒科門診,聽到小兒的哭聲不斷是件見怪不怪的事。希望寶寶對醫護人員沒有畏懼感,最重要的還是在於看醫師前的心理調適。與醫師建立良好的關係,便可以大大的降低寶寶看診時的恐懼。

家人的互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家人的互相影響,遠比醫師來得重要。醫師的立場是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對疾病的原因、可能發生的病程與需要注意的情形做一個解釋並與家長做一個雙向的溝通。真正照顧生病不舒服的,還是寶寶的親人。家人的想法與反應往往是息息相關,影響著整個家庭。當家中有人生病時,家人都能夠與醫師配合,瞭解病情,一起與寶寶渡過難熬的時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觀念。雖然有時只是一種小小的疾病,但仍是不可以忽略。

憑著聽診器加上單純的問診與醫師的經驗對疾病做一個診斷,確實也能掌握大部分的疾病,但是病史往往是判斷疾病非常重要的依據,這是自古至今不變的鐵律。提供醫師越完整的病史越能夠把握病情做出正確的診斷,還可以節省時間,更可以縮短看診時寶寶的不舒服。讓醫師猜迷式的繞圈圈,受煎熬的還是寶寶。因此,上醫院前,事先的功課,還是要準備一下。給醫師方便,也是給自己方便。

要建立彼此間良好的關係,並不是短期間的事。不過,一旦建立了互相信任的關係,對彼此有了較深一層的認識,雙方便能很快的達到相當程度的共識。在台灣,看醫師,換醫師的情形,到處可見。這其實是件可悲的事。大部分疾病,不是看一次就會痊癒,疾病的有一定的病程與發展,到處求診往往是因為對醫師的不安全感所導致,也或許是與醫師無法達成有效的溝通。

尋找自己合適的醫師,建立良好的關係,有疑問或生病時,先找他諮詢。必要時,再經由他轉介到其他醫師診療,這才是得到最好醫療品質的保障。

    回覆 # 1F
    2022-12-08 14:20:45 發表

    But wanna say that this really is quite helpful Thanks for taking your time to write this.

    回覆 # 1F
    2022-12-07 11:02:23 發表

    As I website owner I believe the content material here is really good , appreciate it for your efforts. https://izmirmerkitevdenevenakliyat.com/

    回覆 # 1F
    2022-12-02 19:57:24 發表

    You have noted very interesting details! ps decent web site. https://freehorseracing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