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03 月 08 日

心軸偏轉

心電圖反映了心臟電氣活動的傳導方向,也就是心軸方向,正常為0度到90度之間(朝左下方)。心軸偏轉是一般體檢時常見的心電圖報告,可分為心軸左偏、右偏,以及順時針、逆時針心軸旋轉。心軸偏轉出現於兩種情況:一是代表可能有心臟擴大或肥厚的現象,二是代表可能有束枝傳導阻滯的現象。例如左心室肥大可能有心軸左偏及逆時針心軸旋轉,而右心室肥大則可能有心軸右偏及順時針心軸旋轉。

How to treat

一般而言,心電圖只是一個簡單的工具,特別是在一般體檢中,心電圖出現的變化是否具有意義,仍須參考許多其它因素,例如受檢者的年齡、體型、是否有症狀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等,同時也與操作者是否將電極片放到正確位置有關。心軸偏轉尚須配合心電圖上其它變化,例如各個波形的波幅及長度,才能正確診斷。

束枝傳導阻滯

心臟電氣活動的傳導,起始於右心房頂端的特殊節律組織,傳到心房與心室之間的房室結之後,即分為左、右兩側束支分別進入左心室及右心室,其中左側束支又分成左前及左後束支。束枝傳導阻滯通常代表局部心肌組織有受損或結疤,以致於電流無法順利地通過。束枝傳導阻滯依其嚴重度又可分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左、右側束枝傳導阻滯。

How to treat

一般而言,由於左心室掌管體循環,而右心室掌管肺循環,因此左側束支的重要性遠大於右側束支。在一般中老年人的體檢中,常可發現不完全性右側束枝傳導阻滯,如果沒有症狀或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可視為正常老化現象,無須治療。但是如果出現左側束枝傳導阻滯,則應找心臟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非特異性ST-T節段變化

心電圖上的各個波形,分別為代表心房極化(收縮)的P波、代表心室極化的QRS波、以及代表心室去極化(放鬆)的T波,因此ST-T節段即代表心室的極化與去極化綜合反應。心電圖是診斷是否有心肌缺氧或心肌梗塞的有力工具,而其根據就在於ST-T節段的變化。如果心電圖上ST-T節段並不如預期中的平穩,但又沒有典型的心肌缺氧或心肌梗塞的徵象,就稱為非特異性ST-T節段變化。

How to treat

非特異性ST-T節段變化也是一般中老年人的體檢中,常會出現的心電圖診斷,通常會發現患者也同時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吸煙等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因此非特異性ST-T節段變化可以視為心肌缺氧的警訊,必須透過飲食、運動或藥物的介入,及早控制這些危險因子,以避免心血管的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