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又稱人工電子耳),能幫助重度失聰的病人產生一定的聲音知覺,但卻無法讓聽力完全恢復正常,為了改善患者的聽力狀況,澳洲科學家利用基因治療方式,使聽神經再生,讓患者能聽到更廣的音頻。
人工耳蝸可說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仿生裝置,目前全球有超過 30 多萬人佩戴,它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設備,分成植入部分與外部配件,先由外部配件將接受到的聲音轉變為電刺激訊號,接著透過植入部分(電極),將訊號傳導到內耳的聽神經,直接刺激,使失聰者與聽力嚴重受損者能產生聲音知覺,進而了解別人的談話,並聽到狗吠或火災警報聲。
但由於聽神經埋在組織中,電極要很靠近神經,否則在傳遞過程會有許多訊號喪失,導致配戴者對音高的感知能力差,無法享受音樂,在吵雜的環境也容易聽不清楚。於是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研究人員想到,或許可以藉由外界因素,來刺激聽神經生長,已接收到更多訊號。
他們利用豚鼠做實驗,將一種含有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 DNA 溶液注射入耳朵,BDNF 能促進神經細胞發育,為了讓溶液能順利進入神經細胞中,研究人員並使用人工耳蝸中的電脈衝進行刺激。結果電脈衝幾小時後,豚鼠內耳中的聽覺神經開始再生,並朝著電極生長,兩週後,測試豚鼠大腦對各種頻率聲音的敏感度,結果聽力改善許多,比單純植入人工耳蝸的豚鼠好。
(Jeremy Pinyon, et 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 April 22, 2014)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研究人員表示,將來可以利用人工耳蝸所產生的神經活動,讓聽神經保持再生能力。研究負責人豪斯利(Gary Housley)教授說:「這研究最終的目標是借助人工耳蝸,讓失聰者聽到更多的音調及變化,這對他們感知周圍的聲音世界、欣賞音樂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