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害人不淺,造成病患延誤就醫,不僅傷害當事人,更讓親友傷心。台灣終於在 2014 年正式宣告「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走入歷史,正名為更貼近原意的「思覺失調症」,並鼓勵超過 6 成病友不再懼怕外界異樣眼光,走出陰影接受治療,也讓關心的親友放心。

「精神分裂症」名稱讓人不願就醫

根據 20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 10年內確診的精神疾病病例已從 7.5萬人上升至近12 萬人,增加近 6成,而單看 2011 年到 2012 年短短一年就增加了 6,332 個確診病例。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從流行病學研究的觀點來看,精神疾病佔總人口的比率在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六之間,因此這些近年來成長的數字並不是一種突然爆發的危機,而是民眾對相關疾病的有了更多認識,願意積極就醫。

但問題是,這些數字多反應出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方面的進度不佳,超過六成不願病情曝光,不願曝光的原因,全部都是因為他人可能產生的異樣甚至歧視眼光。

Schizophrenia_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是可以恢復的

周煌智表示,社會的異樣眼光讓精神分裂症病患與家屬不願走出來持續就醫,這樣是很危險的,因為如果中斷九個月就有兩成的復發機率,中斷兩年復發機率高達九成。事實上,日本在 1995 年就開始推動將精神分裂症改名為「統合失調症」,於 2002 年成功,2004 年的研究顯示就醫率與家屬支持度大幅提昇;南韓也在 2012 年成功改稱「調弦症」。

台灣方面,經過 10年的努力,2012 年台灣精神醫學會與康復之友聯盟正式展開問卷調查,經過一年多的投票,終於訂出屬於台灣的譯名「思覺失調症」。他指出,「思覺失調」正好反映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而「失調」二字同時也代表它是有恢復的可能性。

周煌智表示,正如同將「老年痴呆症」改為「失智症」,「低能兒」改為「智能障礙」,疾病的名稱對於社會觀感有著很大的影響,希望藉由更名運動,讓更多人認識思覺失調症,也鼓勵精神康復者勇敢面對疾病、接受治療。

 

schizophrenia 思覺失調「思覺失調症歷年創作聯展」

社區照顧機構仍嫌不足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表示,目前台灣不論在法規、健保與社區醫療網的發展都有很多進展,但調查顯示仍有四成三的精神康復者認為社區照護規劃仍然不足,精神康復之家經常被民眾拒絕而無處設置,希望政府多加把勁。

美國精神科醫師、本身也是思覺失調症病友的丹尼爾費雪(Daniel B. Fisher)博士也表示,將復健過程放在社區是最有效的做法,政府與醫院著手訓練志工、精神康復者的家屬,在第一線就能提供即時的照顧,也能大幅減輕醫院的負擔。另外,他也正大力推動讓一時面臨較大壓力的精神康復者,在自願的情形下暫時進駐短期喘息機構,最多七天,這段時間不會受到監視、來自自由,就醫與服藥仍由當事人自行安排。

schizophrenia 思覺失調
▲精神分裂症正式改名思覺失調症

衛生福利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長陳快樂表示,衛福部將全面配合正名與相關推動工作,除了下週就將與中央健康保險署及統計處等單位協商改名外,部裡行政作業與溝通時都將改用「思覺失調症」。此外,針對各界所提社區服務機構方面,她表示從 1995 年就開始就陸續補助經費推動成立,雖然日間型機構到 3 月底可以服務 3,458 人次服務量,住宿型機構已可提供 4,961 床位,但其實各縣市資源不均的問題比較大,除了持續推動,民眾不願機構設在自家旁邊的問題,也需透過改變觀念的方式化解。

陳快樂指出另一個重點是就業,衛福部會與勞動部協商進一步讓台灣就業市場能夠更適應心障者,改變目前身障者容易找到工作,心障者不易謀職的情況,此外像庇護工廠的推動也是選項。

延伸閱讀